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16 篇 当前为第 414 页 共 1392

所属行业:采矿业

  • 4131.夏塞某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回水试验

    [采矿业] [2018-06-19]

    为节省水资源,降低浮选废水排放量,合理利用浮选回水中的有效药剂成分,以夏塞某多金属硫化矿为例进行浮选回水试验。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工艺流程进行清水试验和回水试验。清水试验铜铅浮选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回用,锌硫浮选废水经硫酸调整p H至7.0左右后再回用,且回水不混用。结果表明,回水闭路试验可获得品位18.54%、回收率66.46%的铜精矿,品位49.53%、回收率91.91%的铅精矿,品位40.32%、回收率82.77%的锌精矿,相比清水试验,铜铅锌回收率显著提高,且铜精矿、铅精矿中银品位分别为31 000,1 940 g/t,回收率分别74.74%、19.41%。该浮选工艺流程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流程易于控制,生产便于管理,浮选废水的回用可节约新鲜用水量,可供实际应用参考。
    关键词:多金属硫化矿;回水;优先浮选;分离浮选
  • 4132.塔西陆内红层盆地中盆地流体类型、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的大规模褪色化围岩蚀变与金属成矿

    [采矿业] [2018-06-19]

    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北部地区中—新生代陆内红层盆地中,具有铜铅锌-铀-煤-石油天然气同盆共存富集规律。采用地球化学岩相学和构造岩相学研究方法,对盆地流体类型、褪色化围岩蚀变机制和金属富集成矿关系进行了研究。本区盆地流体可划分为天然气型、油气型、卤水型、热水沉积型、富烃类还原型、富CO2非烃类流体型、构造流体型、岩浆热液型和层间水-承压水型等9种。其热水沉积型、高盐度卤水型、富Fe-Mn-CO_2流体型、岩浆热液型和富烃类还原型等5种成矿流体在盆地后期变形过程与碎裂岩化相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相-岩性物性多重耦合作用和大规模水岩耦合反应。在地球化学岩相学机制上,大规模低温围岩蚀变机制为强烈的成矿流体蚀变作用,地球化学岩相学标志为"一黑(沥青化蚀变相)二白(碳酸盐化蚀变相)三褪色(褪色化-绿泥石化蚀变相)"。沥青化蚀变相可划分为黑色强沥青化蚀变带、灰黑色中沥青化蚀变带和灰色弱沥青化-褪色化蚀变带。碳酸盐化蚀变相可划分为强碳酸盐化蚀变带、中碳酸盐化蚀变带和弱碳酸盐化蚀变带。这些围岩蚀变作用将大量Fe~(3+)还原为Fe~(2+),使紫红色铁质碎屑岩类发生了大规模的褪色化-变色化蚀变作用,而且形成了砂砾岩型-砂岩型铜铅锌-铀矿床。在上述多重耦合机制过程中,含烃盐水-液烃-气烃-气相CO_2、含烃盐水-气烃-液烃-气液烃-轻质油-沥青等多相态流体不混溶作用导致矿质沉淀富集。气相CO_2逃逸与热水解作用导致带状碳酸盐化蚀变带形成和矿质沉淀富集。富烃类还原型成矿流体和Ca-Mg-Fe-Mn-CO_3酸性还原型成矿流体、以赤铁矿-铁辉铜矿为标志的地球化学氧化-还原相作用界面导致矿质沉淀。强酸性氧化相Ca-Sr-Ba-SO_4型热水沉积作用形成了含铅锌石膏天青石岩等,为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矿质大规模沉淀富集成矿机制。
    关键词:盆地流体;地球化学岩相学机制;褪色化;沥青化;碳酸盐化;氧化-还原相作用界面;铜铅锌-铀矿床;塔里木盆地
  • 4133.Zn掺杂纤锌矿CdSe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采矿业] [2018-06-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研究了不同浓度Zn原子掺杂纤锌矿结构CdSe的电子与光学性质。结果显示:随着Zn掺杂浓度的升高,纤锌矿Cd1-xZnxSe的体积在减小,形成能降低,掺杂越容易,稳定性变高;Zn掺杂引起导带底向高能方向移动,禁带宽度逐渐增加;掺杂后形成的Zn-Se键具有更大的密立根重叠布居数,表现出更强的共价性;体系的直接带隙宽度增加,导致光电子跃迁峰向高能方向发生蓝移;在紫外光区9.75 e V左右,掺杂体系的吸收强度达到最大,能量损失最小。
    关键词:纤锌矿CdSe;第一性原理;Zn掺杂;光学性质
  • 4134.云南富源县老厂萤石矿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采矿业] [2018-06-19]

    富源县老厂萤石矿矿体呈似层状,一是沿断层破碎带分布,二是沿二叠系龙潭组与阳新组两者之间的假整合接触界面展布,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该萤石矿属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关键词:构造控矿;热液充填型矿床;云南富源 老厂
  • 4135.大断面回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及支护技术

    [采矿业] [2018-06-19]

    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的支护方案是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以上湾煤矿12105工作面7.0 m采高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类比法、现场实测综合确定回采巷道合适的支护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回采巷道位移及应力分布规律,一次采动影响下两巷间煤柱应力从5.0 MPa增加到7.0 MPa,顶板下沉量从12.4 mm增加到18.2 mm;二次采动影响下两巷间煤柱应力从14.82 MPa增加到19.73 MPa,顶板下沉量从38 mm增加到69.7 mm,是一次采动底板下沉量的3.06~3.82倍,因此对受二次采动影响的回风巷道需加强支护,现场实测结果证明工程类比法确定的回采巷道支护方案是较为合理的。
    关键词:回采巷道;大采高工作面;二次采动;支护方案
  • 4136.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德斯土碗矿区花岗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采矿业] [2018-06-19]

    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塔德斯土碗矿区的地质背景、饰面石材用花岗岩、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饰面石材用花岗岩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 4137.青海东昆仑重点成矿带岩石钻进特性及金刚石钻头使用效果分析

    [采矿业] [2018-06-19]

    为了解决青海东昆仑重点成矿带金刚石钻进中钻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对该区域典型岩石的研磨性、可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影响钻头寿命的因素进行了现场调研。测试结果表明:岩石的研磨性主要在5~6级,可钻性为7~8级。回归统计分析表明,影响钻头寿命的显著因素是钻孔深度和钻头回转速度:钻孔越深,转速越高,钻头寿命越短;认为这是由于地层漏失,导致环空粗颗粒岩屑不断累积,造成钻头重复破碎岩屑、拉槽和微烧,从而降低了钻头的寿命。
    关键词:金刚石钻进;钻头寿命;研磨性;钻进规程
  • 4138.寺庄矿区构造脉岩时空关系研究及找矿意义

    [采矿业] [2018-06-19]

    寺庄矿区构造和脉岩均较发育,其时空关系各式各样,正确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有效提高找矿效果,减少生产和探矿过程中的盲目性。
    关键词:构造;脉岩;时空关系;找矿
  • 4139.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锡矿中的锡

    [采矿业] [2018-06-19]

    传统的极谱法、光度法或容量法来检测锡矿石中锡,其操作繁琐,工艺流程较长。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法)对锡矿石中锡进行测定,该方法简单快速,干扰少。其检出限可达0.012μg/ml,检测范围为0.003%~10%,相对误差小于5%,精密度为1.30%~2.94%。
    关键词:锡矿石;酸化与不酸化;发射光谱分析法
  • 4140.滇西户撒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浅析——来自煤田“潜在储铀层”的指示

    [采矿业] [2018-06-19]

    "潜在储铀层"指煤田等勘探钻孔测井资料中自然伽马值显示高于50γ(或3.5PA/kg或150api或12.6纳库(n·C)/kg·小时)所对应的砂岩、砾岩层,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盆地深部特殊的铀矿化信息。据此,为探讨滇西首个"煤铀兼探"优选靶区即户撒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本文从煤田"潜在储铀层"提供的深部铀矿化信息入手,在系统分析盆地构造、古气候、铀源、水文地质、岩性岩相五项成矿要素后,结合前人区域研究成果,认为户撒盆地具有一定的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潜在储铀层"放射性特征与沉积学特征统计分析指示盆地找矿主攻层位应为芒棒组一、二段,找矿主攻相带应为陡坡带扇三角洲相和缓坡带冲积扇相。上述认识已得到钻探成果的初步证实。
    关键词:煤铀兼探;滇西;户撒盆地;成矿条件;找矿方向;潜在储铀层
首页  上一页  ...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