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1.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的特征及成矿意义
[采矿业] [2018-08-06]
我国矿区大部分是以铜为主、少量金、银开发的大型矿集区,它们的成矿时代大都在中世纪。矿区岩体是我国矿区勘查的主要目标,大多数我国矿区的地表露有数条的岩脉,它们具有较强的蚀变作用。因此,本文将对我国矿区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简要概括,并探究其成矿意义。
关键词:矿区;地质;地球化学
-
3052.CSAMT法在阳山金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采矿业] [2018-08-06]
阳山金矿带地表植被覆盖较厚,传统的方法难以探寻深部的隐伏矿体,CASMT方法具有探测范围广、分辨率高等特点,运用该方法在阳山金矿带进行深部找矿预测并经钻探深部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1)斜长花岗斑岩具有高阻低极化的特点,研究区斜长花岗岩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2)矿体的空间形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深部的高极化低阻异常可作为寻找构造破碎带的重要标志;(3)阳山金矿带深部异常体较多,进一步表明阳山金矿带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阳山金矿带;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深部找矿;隐伏矿体
-
3053.高炉矿焦槽及上料控制系统
[采矿业] [2018-08-06]
以某钢铁厂1 800m~3高炉为例,介绍高炉矿焦槽及上料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网络结构和主要控制功能。
关键词:控制系统;矿焦槽;炼焦高炉
-
3054.会泽铅锌矿多孔距同段爆破漏斗实验
[采矿业] [2018-08-06]
为获取会泽铅锌矿准确的炮孔间距参数,在该矿深部进行了一系列多孔距同段爆破漏斗实验,测量了爆破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和绘制的多孔距同段爆破漏斗底圆断面轮廓线及爆破沟槽轮廓线,认为炮孔间距以0.6m以内比较合理。实验结果将对优化会泽铅锌矿爆破参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爆破漏斗;爆破实验;深部开采;会泽铅锌矿
-
3055.冷捣糊的膨胀/收缩率对矿热炉炉衬寿命的影响
[采矿业] [2018-08-06]
介绍了冷捣糊膨胀/收缩率的定义和检测方法,分析了冷捣糊在不同筑炉方式中热应力变化,对炉底的热膨胀/收缩量进行了计算,提出了膨胀/收缩率的大小对炉衬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冷捣糊;膨胀/收缩率;矿热炉;炉衬寿命
-
3056.重庆某高硫铝土矿浮选脱硫试验研究
[采矿业] [2018-08-06]
为开发重庆某高硫铝土矿资源,对试验矿样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pH值调整剂的种类和用量、磨矿细度、活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和四次精选流程,铝精矿中含硫可降至0.42%,Al_2O_3的回收率为97.60%;硫精矿中S品位为28.80%,S回收率为61.25%。
关键词:高硫铝土矿;选矿试验;铝精矿;硫精矿
-
3057.新疆哈密市马庄山陆相火山岩型金矿成矿模式
[采矿业] [2018-08-06]
塔里木陆壳板块内的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是新疆金矿重要的成矿远景区。石炭纪、二叠纪为火山强烈活动时期,将地壳深部成金矿物质带到地表,区域断裂活动十分强烈,为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提供了热液通道,配置的次级断裂构造又为含矿热液的迁移及充填交代成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马庄山金矿为陆相火山岩型金矿。通过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及区域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分析,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为该区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综合研究资料。
关键词:马庄山;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模式
-
3058.斜沟矿高位回风措施巷合理位置研究
[采矿业] [2018-08-06]
以斜沟矿18205高位回风措施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影响工作面回风巷围岩稳定的原因,提出了两回风巷合理间距确定原则,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工作面回风巷与高位回风措施巷之间合理的水平间距应大于15 m,综合考虑高位回风措施巷排放瓦斯效果,取合理水平间距为15 m.
关键词:高位回风措施巷;合理间距;围岩稳定性
-
3059.浮选中煤磨矿解离工艺技术的研究
[采矿业] [2018-08-06]
针对浮选中煤进行二次资源开发,提出了浮选中煤螺旋抛尾——磨矿解离工艺,对入料浓度、处理量和磨矿填充率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浮选中煤的粗粒级灰分较高,需要抛除原煤中的高灰分部分,为后续煤岩解离提供良好的原料;经过重选预先抛尾后,当要求精煤灰分12.50%时,理论精煤产率为59.77%;探索了螺旋精煤分级和不分级条件下的磨机填充率对磨矿解离的影响;对于浮选中煤,与开路分级磨煤工艺相比,闭路不分级磨煤工艺可获得更好的分选指标。
关键词:浮选中煤;螺旋抛尾;磨矿解离
-
3060.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镇—蒙城县小涧集镇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
[采矿业] [2018-08-06]
涡阳县西阳镇—蒙城县小涧集镇区块位于郯庐断裂西部,华北陆块南缘徐淮地块之蚌埠隆起的西部,区内钻孔揭露基底为古老含铁变质岩系,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活动频繁,具备形成接触变质型铁、铜、锌、金等多金属矿床的地质条件。查明区内岩浆岩的岩性、成分、分布,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及控矿构造展布,优选磁重异常、岩脉及断裂发育交汇部位,是该区找矿重点突破方向。
关键词:区域地质背景与矿产;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