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8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矿产勘查-科研工作回顾和展望
[采矿业] [2018-08-0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勘查-研究程度相当高的成矿带之一,地质勘查和相关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本文简要对成矿带自二十世纪初至今的勘查-科研工作成果进行了概括性回顾和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矿带勘查研究工作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点上起步、由点到面;(2)第二阶段:区域展开、重点突破;(3)第三阶段:立体调查、深部找矿。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控矿构造格架(包括大地构造,后期还尝试引入了动力学背景的探讨);(2)成岩成矿作用的时代;(3)成矿系列(系统)及其演化;(4)成矿规律;(5)深部找矿。包括本专辑(代序)20余篇文章在内的近年来的找矿新发现、新突破以及对成矿的新认识,深化了成矿带成矿理论研究,指示成矿带特别是深部"第二找矿空间"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同时也揭示了成矿带值得关注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矿产勘查-科研工作进展;问题及突破点
-
2982.关节臂在矿用减速器测量中的应用
[采矿业] [2018-08-06]
介绍了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结构原理,比较了三坐标测量与常规测量的区别,应用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了矿用减速器浮动密封配合面的尺寸偏差、止口同轴度,分析了减速器漏油原因,并采取了处理措施,解决了减速器漏油问题。
关键词:关节臂;三坐标测量;矿用减速器;尺寸偏差
-
2983.《岩矿测试》2017作者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采矿业] [2018-08-06]
初冬的北京,五彩斑斓,层林尽染,美不胜收。11月9日上午,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岩矿测试》作者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岩矿测试》主编、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罗立强研究员致欢迎词。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全国地质相关实验室和高等院校共80名代表参加了培训。此期培训班围绕当前地质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和现代
关键词:岩矿测试;
-
2984.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
[采矿业] [2018-08-06]
钦杭成矿带东段处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交接部位,其特殊的构造背景造就了其独特的岩浆事件与成矿作用。本文详细总结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时空演化与成矿规律,认为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岩浆活动是连续的,可分为"两期四阶段":早期早阶段(180~160Ma)主要形成I型花岗岩,早期晚阶段(160~145Ma)形成I型、S型花岗岩,晚期早阶段(145~125Ma)以形成S型花岗岩为主(136Ma之后开始形成A型花岗岩),晚期晚阶段(125~100Ma)主要形成A型花岗岩。以东乡-德兴I型花岗岩带为岩浆活动中心,总体经历了从西往东,从I型→S型→A型的演化过程。按成矿专属性,将I型花岗岩分为两种类型:I_1型花岗岩以形成铜(金)铅锌铁多金属矿床为特色,I_2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钨钼矿;将S型花岗岩分为三类:S_1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钨锡钼矿床,高分异的S_2型花岗岩形成铌钽矿,S_3型花岗岩主要形成铅锌银铀矿床;A型花岗岩则具备I型、S型两种花岗岩的成矿特征。与岩浆作用一致,成矿作用也是连续的,可分为相应的"两期四阶段"。成岩成矿的时空演化过程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动力条件变化的控制,导致不同部位的基底地层发生熔融,发生不同程度的壳幔相互作用。
关键词:钦杭成矿带东段;燕山期;成岩成矿规律;构造背景;岩浆起源
-
2985.基于青钢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的配矿原则探讨
[采矿业] [2018-08-06]
为了给烧结生产优化配矿技术提供基础依据,更好地指导烧结生产,对青钢烧结常用的6种铁矿粉的同化性能、液相生成特性以及烧损和结晶水分解特性等高温基础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且运用评价模型对各铁矿粉进行了评分。结果表明,各铁矿粉的同化温度均未超过1 250℃,可以满足低温烧结的条件,同化性能最好的为铁矿粉E;1 240℃时6种铁矿粉的流动性指数较适宜低温烧结,1 280℃时流动性指数和液相生成量均较高;6种铁矿粉中铁矿粉E的烧损值和结晶水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铁矿粉F的结晶水含量是6种矿粉中最高的;6种铁矿粉的微观形貌差异较大,铁矿粉C和D表面较光滑,吸水能力差,从制粒的角度上来看,不利于改善制粒效果,而铁矿粉A和B的表面较粗糙,适宜制粒;基于评分的高低将铁矿粉划分为4个等级。
关键词:烧结;铁矿粉;烧结基础性能;综合评价
-
2986.油酸钠体系下碳酸钠对菱锌矿浮选行为影响及作用机理
[采矿业] [2018-08-06]
通过菱锌矿纯矿物浮选试验、溶液化学理论计算、动电位测试和吸附量测试,考察碳酸钠在油酸钠浮选菱锌矿体系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pH>10),油酸钠浮选菱锌矿效果较差,当pH 10.5时,碳酸钠用量的增加能显著改善菱锌矿的可浮性。由泡沫稳定性测试可知,浮选体系三相泡沫层稳定性能随着碳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合起泡剂MIBC、松醇油实验说明,当pH>10时碳酸钠调浆能显著提高菱锌矿矿物的可浮性很可能是起到稳定油酸钠泡沫层作用
关键词:菱锌矿;碳酸钠;油酸钠;浮选;泡沫稳定性
-
2987.浅谈矿用卡车卸荷阀的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
[采矿业] [2018-08-06]
本文首先对液压系统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再通过对卸荷阀工作原理分析,探讨了卸荷阀在转向系统中发挥出的作用,总结卸荷阀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对矿用卡车卸荷阀模块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矿用卡车;液压系统;卸荷阀;预防措施
-
2988.新疆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水分和矿质元素周年吸收规律研究
[采矿业] [2018-08-06]
为探究新疆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周年吸收规律,以4年生‘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用密闭式营养液循环供给系统栽培,避免了水分和矿质元素的流失,并设置低、中、高浓度(0.5、1.0和1.5倍标准配方浓度)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在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持续测定营养生长(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片面积)和生殖生长(果粒横径、果粒纵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指标,检测和计算了不同发育阶段葡萄植株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并测定葡萄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中浓度营养液栽培的‘无核白’葡萄长势中庸,果实品质最佳,作为吐鲁番地区葡萄水分和矿质营养吸收量的参考依据,其生理需水量为每年4 149.5m~3·hm~(-2),矿质元素每公顷的吸收量分别为N 227.9 kg,P 22.9 kg,K 325.9 kg,Ca 341.8 kg,Mg 117.8 kg,Fe 1.9 kg,Mn 460.6 g,Cu 182.3 g,Zn 198.1 g,B 728.3 g。花后47~75 d,‘无核白’葡萄植株的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速率最大。叶片和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总体呈高浓度营养液处理>中浓度营养液处理>低浓度营养液处理的趋势。
关键词:葡萄;吐鲁番;水分;矿质元素;吸收规律
-
2989.层状类钙钛矿多铁性材料研究进展
[采矿业] [2018-08-06]
多铁性材料的自旋、电荷、轨道、晶格等多重有序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且对磁场、电场、光场、应变和温度等多种外界环境敏感,从而表现出一些新奇的物理现象,使其在存储器、传感器、微波等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对单相多铁材料研究的深入,人们已从简单钙钛矿结构的多铁性研究转向复杂的层状类钙钛矿体系,其丰富而复杂的结构给人们提供了更广泛的设计和调控空间。介绍并分析了如Double-Perovskite(DP)、Ruddlesden-Popper(RP)、Aurivillius(AU)以及A_nB_nO_(3n+2)系列等层状类钙钛矿多铁性特征的研究进展。人们已发现Bi_2FeCrO_6等DP体系、(1–x)(Ca_ySr_(1–y))_(1.15)Tb_(1.85)Fe_2O_7–xCa_3Ti_2O_7等RP体系、Bi_4NdTi_3Fe_(1–x)Co_xO_(15_–Bi_3NdTi_2Fe_(1–x)Co_xO_(12–δ)等AU体系以及La_6(Ti_(0.67)Fe_(0.33))_6O_(20)层状材料等,均具有室温或近室温多铁性。最后提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多铁性;Double-Perovskite;Ruddlesden-Popper;Aurivillius
-
2990.四川乌依铅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硫、铅同位素和方铅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制约
[采矿业] [2018-08-06]
四川布托县乌依铅矿床是川滇黔相邻区赋存于奥陶系大箐组地层中的典型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之一,其成矿物质来源仍不清楚。本文开展了方铅矿和石膏硫同位素及方铅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方铅矿硫同位素δ~(34)S平均值为-4.04‰(n=31),石膏δ~(34)S平均值为29‰(n=15)。方铅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表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明显亏损,稀土配分模式曲线大致向右倾,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结合前人的硫、铅同位素数据,认为乌依铅矿床硫来源于细菌还原地层中硫酸盐所产生的硫,矿石铅来自上地壳,成矿物质来源为奥陶系大箐组,与峨眉山玄武岩无关。
关键词: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稀土元素;铅矿床;乌依;布拖县;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