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1.纤锌矿结构AlN、GaN及ZnO自发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根据现代极化理论,分别利用Berry phase方法和最大局域化Wannier函数方法系统计算了纤锌矿结构AlN、GaN及ZnO中的自发极化,并从电子项和离子项引起的极化变化具体分析了自发极化的起源.研究表明AlN自发极化中电子项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而GaN及ZnO自发极化中以离子项的贡献为主.研究发现其他文献计算自发极化时,由于计算模型和参考模型使用相同的体积,导致计算结果偏小.利用Wannier中心,从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的电偶极矩出发对原有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使得自发极化的计算结果更趋合理.研究发现在特定建模条件下,可以不用计算参照模型中的极化,利用Wannier中心确定纤锌矿结构中正负电荷的重心,通过经典的静电学理论直接计算出自发极化,直观解释了自发极化的形成.
关键词:纤锌矿结构;自发极化;Wannier中心;第一性原理
-
2312.贵州罗甸地区玉石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罗甸地区玉石矿矿体产于辉绿岩体顶部与四大寨组二段灰岩接触的大理岩化蚀变带内,矿体形态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四大寨组二段灰岩中发育的硅质岩的形态,玉石矿产出地段一般岩体发生蚀变,Mg被萃取出较多,围岩一般为中厚层灰岩,发育硅质岩,蚀变带较厚,一般大于20 m,蚀变较强。本文从围岩条件、岩体条件、大理岩化蚀变带条件等方面对罗甸地区玉石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玉石矿;成矿地质条件;罗甸地区
-
2313.难选深度氧化铅银矿的浮选工艺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通过对难选深度氧化铅银矿石的选别工艺研究,确定了磨矿细度-0.074mm占80%、调整剂为碳酸钠、硫化剂为硫化钠、分散剂为水玻璃、组合捕收剂为丁基黄药+丁铵黑药、起泡剂为松醇油等的工艺条件;小型闭路试验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三次扫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铅精矿含铅48.72%,含银765.31g/t,铅回收率87.07%,银回收率80.10%的较高选别指标。
关键词:硫化剂用量;硫化时间;组合捕收剂
-
2314.施镁对缺镁葡萄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采矿业] [2018-09-15]
在大田条件下,对缺镁的葡萄园进行了土施和叶面喷施硫酸镁肥的试验,探讨缺镁条件下,施镁对葡萄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为葡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试验,主区设4个土施硫酸镁梯度,分别为0、112.5、150、187.5 kg/hm2,副区设3个叶面喷施硫酸镁浓度,分别是0%、0.2%、0.4%。结果表明:土施和叶面喷施硫酸镁在增加缺镁葡萄镁含量的同时,促进了钾、钙和锰的吸收,但降低了叶片和果实中锌含量,对铁和铜的影响不显著。土施镁肥极显著增加了叶片和果实中镁含量,叶面喷施极显著增加了叶片镁含量,但对果实镁含量影响不显著;土施150 kg/hm2同时叶面喷施0.4%硫酸镁肥,可提高叶片和果实中镁及其它矿质元素的含量。
关键词:缺镁;土施;叶面喷施;矿质元素;相关分析
-
2315.唐钢中厚板厂连铸保护渣结晶器渣膜矿相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为改善唐钢中厚板厂船板钢的浇铸条件以及铸坯质量,将现场所用保护渣A进行调整形成保护渣B。基于相图平衡计算,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保护渣A和B在结晶器内的渣膜进行观察,研究渣膜结构对保护渣润滑和传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保护渣A析晶温度和析晶率较高,析晶矿相主要为导热系数大的黄长石,渣膜中存在不均匀分布的气孔,使得铸坯向结晶器传热较快且不均匀,并恶化铸坯润滑,导致发生黏结漏钢,且铸坯出现裂纹,轧材合格率为98.73%。而保护渣B析晶温度和析晶率相应有所降低,渣膜结构分层明显,存在玻璃层,析晶矿相有适量导热系数小的枪晶石,有少量气孔,能有效控制铸坯向结晶器壁的均匀传热,并保证润滑铸坯,避免了黏结漏钢,且显著减少了铸坯裂纹率,轧材合格率为99.65%。
关键词:中厚板;保护渣;析晶矿相;润滑;传热
-
2316.内蒙古额济纳旗红旗山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评价
[采矿业] [2018-09-15]
红旗山金矿床地处阿拉善盟北山成矿带北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在矿区地质研究工作基础上,开展了矿区1∶1万岩屑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出岩屑地球化学组合异常3处。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组合异常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靶区,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组合异常;找矿靶区;找矿远景;红旗山金矿床;内蒙古额济纳旗
-
2317.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乌勒格尔吉达阪锡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运移规律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乌勒格尔吉达阪锡、钨、钼矿地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位于黄岗铁、锡、铜、铅、锌成矿带(V61-4)内,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锡、钨、钼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中酸性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外侧的北东及北东东向构造破碎带中。目前该矿已探获得锡、钨、钼金属量2万吨,属中高温热液型矿床。本文结合该矿区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分析,对成矿流体运移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高温热液型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应力场;矿液运移方向
-
2318.江西玉华山地区铀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玉华山地区是赣杭构造带西南段重要的铀矿找矿远景区之一,毗邻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相山铀矿田。玉华山地区基底变质岩、岩浆岩、断裂构造、热液活动和铀矿化特征指示区内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与相山矿田对比,两者成矿条件基本相同,但在火山活动、晚期热液活动强度、剥蚀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玉华山地区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异常特征表明,区内U-Th-Mo化探综合异常、正负磁异常交替和放射性正异常等异常叠加区是铀矿勘查的重点区域。同时,在成矿条件、地球化学条件与地球物理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为区内铀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笔者认为为山—筒山断裂带是今后资源量突破所在,建议部署相关勘探工程,查明铀资源量。
关键词:综合信息找矿;找矿模型;铀矿;玉华山;紫云山
-
2319.安徽博物院所藏7幅潘玉良油画矿物色料的组成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油画具有色料种类繁多、同一色系的颜料多样及对环境比较敏感等特性,加上颜料自身的风化作用,仅凭肉眼难以分辨。在修复性保护工作之前,对需要补色、补底处原色料的鉴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以便为修复时色料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此,本研究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等方法对7幅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待修复的潘玉良油画矿物色料进行了物相及成分分析,讨论了补色修复时色料选择应注意的问题,以避免因色料粉之间不兼容(起化学反应)而对画作造成的二次伤害。
关键词:油画修复;色料;XRD;潘玉良
-
2320.邢东矿深部回采巷道围岩塑性区“蝶形”扩展特征及稳定性控制
[采矿业] [2018-09-15]
深部回采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是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关键。以邢东矿深部回采巷道为研究背景,根据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理论,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邢东矿2225工作面运输巷受采动应力影响后围岩塑性区出现了"蝶形"扩展的特征。通过研究深部条件下不同支护阻力对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影响,提出深部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控制思路:提供适当支护阻力减小围岩拉伸破坏,保证巷道围岩塑性区内破碎岩体的稳定性;制定了针对邢东矿2225工作面运输巷围岩"蝶形"塑性区特征的支护方案。该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为深部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深部回采巷道;双向非等压;“蝶形”塑性区;稳定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