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1.海南省踏王山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踏王山金矿床是近年来在戈枕金成矿带东南部新发现的一个多金属矿床,矿体总体赋存在蚀变花岗岩中,矿石类型为蚀变花岗岩型和富含铅锌石英脉型两种。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是其重要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为与岩浆热液和地下水热液有关的混合热液充填型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类型;海南
-
2222.对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昂青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原因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昂青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妥坝乡,地处昌都县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属中深切割区。工作区最高海拔5078m,最低4412m,相对高差660多m,地表多为基岩裸露或被坡积、残积、冰积砾石、碎石流所覆盖,植被较少,山麓局部地带,零星分布有草甸及灌木。海拔在4500m以下的地区多为灌木和草甸所覆盖。本文对昂青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昂青矿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
2223.河南省三门峡尖草地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演化模式
[采矿业] [2018-09-15]
以三门峡尖草地铝土矿床为对象,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并刻画了成矿演化模式.三门峡尖草地铝土矿床赋矿层位为本溪组,是在沉积间断面、沉积古地理、古构造等多个条件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该地层后期抬升遭受剥蚀,再沉积形成局部堆积型的铝土矿床.其成矿演化模式在豫西地区具有典型找矿意义.
关键词:铝土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演化模式;本溪组;河南省
-
2224.西藏班戈蓬错地区多金属地质成矿背景及成矿预测
[采矿业] [2018-09-15]
西藏班戈蓬错地区地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北缘、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明显变宽的部位,隶属于著名的冈底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铁、铬、铅、锌、铜、金为该地区主要矿产品。文章通过对该地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希望对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指导线索。
关键词:班戈蓬错;冈底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地质特征
-
2225.四川省米易县海塔地区石英脉中巨粒晶质铀矿特征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四川省米易县海塔地区石英脉中发现了十分罕见的巨粒晶质铀矿,含巨粒晶质铀矿石英脉呈透镜状产于元古宇五马箐组黑云斜长角闪片岩中。晶质铀矿多呈等轴粒状,粒径最大可达1 cm左右,在石英脉中成堆出现,主要与含氟榍石、氟磷灰石、钠长石、磷钇矿、辉钼矿等共生。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晶质铀矿中还含有一定量的Th、Pb等元素。通过人工合成实验及晶质铀矿形成的环境分析,晶质铀矿形成于高温条件下,远超热液范围(TC=374℃,PC=22.4 MPa)。巨粒晶质铀矿是富含U~(4+)、Th~(4+)、Y~(3+)、Ti~(4+)、P~(5+)、Na~+、Cl~-、F~-等组分的超临界流体运移至相对密闭的空间,因温压条件改变促使铀络合物发生分解,在长期缓慢的过程中所形成。巨粒晶质铀矿是区域铀矿化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是深部存在大规模铀矿化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巨粒晶质铀矿;矿化特征;四川米易县
-
2226.中西知识交汇下的“矿学”
[采矿业] [2018-09-15]
"矿学"是中国近代学者笔下的重要话题,作为一门学问,它是中西知识在近代中国交汇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矿学"和"矿政"始终处于"发展"和"限制"这一组张力平衡的状态之下。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矿学知识的输入,国人对矿学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清末矿学著述的文本分析,初步梳理了中国近代矿学的发展及其特征:经过知识分类体系的重建,中国近代学者明确了矿学的学科定位;通过将矿学与"富国强兵"的理想建立联系,消除了自古以来关于矿业的矛盾态度,为矿学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由;通过以传统矿学知识补充西方矿学的不足,在实用主义的层面上,实现了知识的本地化和中西知识的融合。中国近代矿学为认知跨文化的技术知识传播提供了研究案例。
关键词:矿学;知识交汇;中国知识;西方知识
-
2227.有色金属成矿带潜力评价和技术方法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矿产资源的开采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人类发展已离不开有色金属矿产的使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作为有色金属获取的必要环节,占据着不可缺少的主导地位。本文主要通过对有色金属铜的矿床类型、找矿标志进行概述,并对中国东部地区,如黑龙江省的某一成矿带进行了潜力评价和找矿前景分析,并探讨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技术方法。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
-
2228.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保安矿柱安全性评价
[采矿业] [2018-09-15]
为了保证谦比希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所留设的保安矿柱的稳定性,结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并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以未确知测度理论为基础,选取保安矿柱厚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露天坑深度、节理分布、地下矿采矿方法、露天坑积水共7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的指标,引入信息熵理论,建立未确知测度模型,对谦比希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保安矿柱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保安矿柱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可为矿山进行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谦比希铜矿;保安矿柱;稳定性;未确知测度理论;信息熵
-
2229.中马村矿围岩抽采钻孔一孔多用技术应用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以中马村矿27011工作面实际情况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井下钻孔一孔多用抽采技术,并开展了一孔多用钻孔现场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一孔多用钻孔成功进行了水力压裂改造,影响范围长65m,宽50m;影响范围内采前预抽期平均瓦斯抽采纯量达到803.4m~3/d,是改造前的7倍。
关键词:一孔多用;水力压裂;瓦斯抽采
-
2230.阶段出矿底部桃形矿柱的结构参数数值计算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针对某矿采用阶段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开采急倾斜极厚大矿体时存在存窿矿量多、矿石贫化损失大、空区作业危险等难题,提出了具有底部出矿结构的桃形矿柱采矿新方案。结合该矿区生产实际,设计了6种桃形矿柱方案,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依据M-C准则建立桃形矿柱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分别分析了冲击荷载作用下桃形矿柱的应力、应变、位移响应,以及残余完整巷道长度与垂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坡面角50°、桃形矿柱高度15 m的方案受力状态最理想,且拉伸应变及位移均较小并集中于坡脚,但完整巷道的垂高不足2 m;坡面角70°方案的桃形矿柱塑性区和破坏区范围均大于坡面角60°方案,二者的完整巷道长度与垂高均在可靠范围。经综合考虑,优选坡面角60°、桃形矿柱高度15 m方案为桃形矿柱的最优参数。
关键词:采矿方法设计;桃形矿柱;冲击荷载;数值模拟;方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