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31.某含锰赤铁矿石焙烧-弱磁选-强磁选试验
[采矿业] [2013-10-15]
针对某赤铁矿石中褐锰矿含量较高的特点,通过磁化焙烧将赤铁矿还原为磁铁矿,然后采用弱磁选将铁与锰及脉石分离,并对弱磁选尾矿进行强磁选富集回收锰矿物,取得了铁精矿产率为71.32%、铁品位为64.18%、铁回收率为94.79%,锰精矿产率为13.78%、锰品位为27.98%,锰回收率为79.45%的试验指标,使铁和锰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
关键词:含锰赤铁矿石;褐锰矿;磁化焙烧;弱磁选;强磁选
-
13532.电镀企业搬迁后场地调查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业] [2013-10-15]
对上海新区一家刚搬迁的电镀厂场地进行现场采样,评价土壤、地下水和废水的环境状况.土壤样品检测了pH、CN-及主要重金属离子等11项指标,地下水样品分析主量元素、重金属元素、NH3-N、NO3-N、NO2--N、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CN-、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等24项指标,废水样品检测化学耗氧量(CODcr)、挥发性酚及土壤的分析指标共13项.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呈碱性,综合污染指数为0.67,仅个别采样点Zn、Ni的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土壤总体环境质量尚可;地下水的综合评价指数在4.27~7.58之间,水质判断为很差或极差,不能作为饮用水源,主要污染指标NH3-N、氯化物、溶解性固体、总硬度、重金属元素、氰化物、挥发性酚、高锰酸盐指数等都低于地下水Ⅳ级标准,未见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废水除了pH之外,重金属元素、挥发性酚和氰化物等指标都达到城市污水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成果对污染型企业搬迁后的原厂区环境监测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镀企业;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环境调查和评价
-
1353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硫时不同形态硫的影响
[采矿业] [2013-10-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 MS)常常被应用于矿石、蛋白质和化石燃料等材料中硫含量的测定.文章综合研究比较了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Q - ICP - MS)和扇形磁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SF - ICP - MS)测定硫的灵敏度、检出限及空白干扰.重点考察了两种不同的样品介质(水和2% HNO3)中不同形态的硫对SF - ICP - MS测定硫信号的影响,并且深入研究了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硫含量相同但形态不同的含硫阴离子(S2-、S2O32-、SO32 -、SO42-)在2%的HNO3介质中的信号比在水介质中的信号稳定,2%的HNO3更适合于作为ICP - MS测定硫的介质.在2%的HNO3介质中,S2-、SO32-中S的ICP - MS测量灵敏度(即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为7828 cps/(μg·L-1)、5528 cps/(μg·L-1),SO42-和S2O32-的测量灵敏度分别是为1321 cps/(μg·L-1)、1299 cps/( μg·L-).S2-和SO32-的灵敏度分别约为SO42-的6倍和4倍;而S2O32-的灵敏度与SO42-基本一致.主要原因在于S2-、SO32 -形态的硫在HNO3介质中形成了气态的H2S和SO2,相当于提高了雾化效率,从而使这两种形态硫的灵敏度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硫;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灵敏度
-
13534.歧口凹陷缓坡区湖泊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特征及成因
[采矿业] [2013-10-15]
针对歧口凹陷缓坡区湖泊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综合利用薄片观察、岩性测井响应、物性实验数据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储层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颗粒灰岩储层是一类具有高-中孔隙度、中渗透率、低排驱压力和大喉道为主等特征的优质储层.岩石类型以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和亮晶鲕粒灰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的粒间溶孔和裂缝.水动力条件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强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灰岩颗粒之间以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充填为主,成为后期溶蚀作用的易溶物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直接原因之一.鲕粒潍与生屑滩水动力条件最强,储层物性最好;滩坝边缘为间歇动荡的高能环境,储层物性中等;湖湾与潮上带为安静低能环境,储层物性较差.晚成岩期泥页岩释放出大量的有机酸和弱酸性水沿沙河街组三段顶部不整合面运移,导致碳酸盐岩储层产生了大量的次生溶蚀孔隙,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烃类的早期充注抑制了自生矿物的形成和方解石的交代,使溶蚀孔隙很好地保存下来.
关键词:歧口凹陷;湖泊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优质储层;不整合面;成因机理
-
13535.矿山岩体边坡强度参数选取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在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通常需要边坡岩体的强度参数,而室内试验提供的通常是边坡的岩石强度参数.因此,如何将岩石参数转换成边坡稳定性分析所需要的岩体参数,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影响极大.为此,对国内外边坡研究中常用的强度参数转换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其适用范围.同时,将现代BP神经网络方法引入边坡岩体强度参数转换,并应用于具体边坡稳定性研究,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边坡;岩石强度;岩体强度;强度参数转换;神经网络
-
13536.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的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为了减少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煤柱过大造成的煤炭损失,首先采用理论对区段煤柱宽度的合理取值范围进行理论计算,然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煤柱侧向支承应力、塑性区的分布,更直观的反映出在不同煤柱宽度情况下,马鞍形应力曲线和弹性核区域的发展过程,从而验证了理论计算所得出的区段煤柱的合理尺寸.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宽度;侧向支承应力;数值模拟;fully 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mining face;width of sectional coal pillar;side support stress;numerical simulation
-
13537.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
[采矿业] [2013-10-15]
文章通过介绍现代煤矿生产中,常用的电能质量的改善方法,分析了在煤矿生产中,滤波设备以及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并且分析和对比了目前常用的静止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以及滤波方法工作性能.以期为提高煤矿生产中的电能质量和成产安全提供方法和参考.
关键词:电能质量;改善方法;滤波设备;动态无功功率补偿
-
13538.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岩溶塌陷体识别、储层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
[采矿业] [2013-10-15]
渤海湾盆地南堡油田发现井——老堡南1井测试获700m3/d高产工业油流,标志着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产油18.62×104m3、气6175.35×104m3.综合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奥陶系潜山有利储集体是受多期构造-岩溶作用控制形成的岩溶塌陷体,其识别标志主要表现为:①钻井仅有泥浆漏失、钻速加快而无放空;②岩心上表现为与通常的岩溶洞穴相似的地质特征;③常规测井上表现为高伽马-低电阻(砂、泥充填)或高伽马-高电阻(方解石充填),成像测井上以发育各种洞穴角砾岩为主要特征;④地震剖面上无“串珠状”(俗称“羊肉串”)反射,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甚至杂乱、弱振幅反射;⑤与通常的洞穴型储层相比,洞穴通道空间消失,但储集体体积增大,有效储集空间主要是由洞穴溶积砂岩基质孔,溶蚀孔洞、洞穴角砾间残存空隙和裂缝、溶缝组成的复合系统.其形成演化经历了晚加里东—早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期构造-岩溶作用及其叠加.岩溶塌陷体广泛发育于南堡凹陷乃至渤海湾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分布区,油气源充足,具有广阔勘探前景.
关键词:岩溶塌陷体;识别标志;储层特征;溶蚀机理;碳酸盐岩;南堡凹陷;渤海湾盆地
-
13539.厚煤层小窑复采区放顶煤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为了研究厚煤层小窑复采区放顶煤开采时矿压显现规律以及原上分层采空区内残留煤体对下分层工作面造成的影响,运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G3D对毛则渠煤炭有限公司小窑复采区的应力及能量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进行了现场矿压实测.结果表明,残留煤体会对当前回采工作面造成不规则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与残留煤体位置有关,影响的主要方式为应力集中,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矿压资料所表现出的规律基本类似,其结果验证了工阻值的大小与上分层异常结构的紧密联系.文章为该矿及类似条件小窑复采区矿井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小窑复采区;放顶煤;矿压显现;数值模拟;FLAC3D;secondary mining block of small mine;top coal caving;mine strata pressure behavior;numerical simulation;FLAC3D
-
13540.油页岩的地球物理识别和评价方法
[采矿业] [2013-10-15]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和评价油页岩主要是依靠测井技术,地震方面研究非常薄弱.在现有的油页岩测井响应特征和测井评价方法(△logR重叠法)的基础上对△logR重叠法进行了拓展,引入波阻抗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重叠来评价油页岩;同时根据油页岩的岩石结构特征,建立油页岩岩石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由速度反演油页岩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最后利用地震多属性预测技术将已知钻井的含油率信息反演外推到地震数据,得到预测的含油率数据.结果表明,波阻抗△logR重叠法、岩石物理反演法和地震多属性预测法都可以有效地评价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和含油率.
关键词:油页岩;△logR重叠法;波阻抗;岩石物理反演;地震多属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