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31.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沙三段中亚段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25]
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发育9期特征明显的三角洲进积单元,古地貌对三角洲进积单元的控制作用明显。利用东营凹陷丰富的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用适用于该区的定量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滨线轨迹法,来重建研究区9期三角洲进积单元的古地貌特征,并揭示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营三角洲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古地貌整体呈现南缓北陡、斜坡向西迁移的特征。沉积体的分布范围和沉积样式与古地貌特征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三角洲沉积主要沿着东部和东南部凸起逐渐向湖盆推进,受物源供给能力和古地貌特征的影响,三角洲朵体沿斜坡向西延伸;深洼区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在坡度较大的斜坡前端沉积物易发生失稳而形成...
关键词:古地貌特征;三角洲进积单元;沙三段中亚段;东营三角洲;东营凹陷
-
11832.光纤在油田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2-25]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具有损耗低,中继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无串音干扰,频带极宽,能信容量大等特点。光纤到户的具体实施方案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PON无源光网络;另一种是采用P2P多对点或点对点。现代化的光纤技术可将连接控制及自动化等技术融入到传输过程中,使得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从而促进光纤网络向现代化及科学化发展。在进行光纤传输及交换过程中以光的形式呈现即为全光网络。可通过建立一个以光转技术及WDM技术为主要技术的光纤网络层,用以实现全光网络的建设。
关键词: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应用;趋势
-
11833.莺歌海盆地DF13区黄流组沟道砂体特征研究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25]
莺歌海盆地晚中新统黄流组浅海厚层泥岩中发育的块状厚层粉细砂岩是近期天然气勘探热点,其储集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变迁快。构造演化及古沉积背景控制了黄流组内三级层序格架的分布及演化,但未控制沉积体系或储集砂体的分布。该沉积体系与经典海底扇相比,没有明显的扇体亚相分异、主水道和天然堤等典型沉积特征,而为规模小、迁移快、堆积厚的沟道沉积砂体组合,将其定义为"非典型"重力流,用不同类型沟道+漫流体系来表征其特点。不稳定陆坡背景通过古地貌形态和物源供给样式来控制四级层序砂体分布规律,按沟道沉积水动力特征及堆积样式进一步划分为充蚀沟道、迁移沟道和充填构造,其中充蚀沟道和充填沟道储集条件好,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关键词:沟道体系;控制因素;砂体特征;黄流组;莺歌海盆地
-
11834.油水井超高压射流除垢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25]
高压水射流清洗是利用高压泵打出高压水经管道到达喷嘴,射流在垢层或沉积物上产生强大的压强使其粉碎,在喷射过程中被冲碎的污垢颗粒夹杂在射流中能够冲击更多的污垢颗粒以加速污垢的清除。现场施工证明,高压水射流清洗在水井管柱现场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清洗效果,可以避免以往在运送回车间进行清洗的运输过程中造成管体及管螺纹损伤。将绿色高压水射流水井管柱现场清洗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推广到油井和聚驱、三元驱井杆管的现场清洗。
关键词:高压水射流;水井管柱;现场清洗
-
11835.青海油田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2-25]
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扎实有效地推进采油厂地面标准化建设工作,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油田地面建设、管理工作。青海油田自2010年11月全面开展油田地面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通过调整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积极引用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来推动采油三厂地面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时形成了采油三厂地面建设标准化的管理。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应用
-
11836.MTBE原料C_4降硫方案研究与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2-25]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针对其生产的MTBE中硫质量分数高达457μg?g,无法作为生产满足京Ⅴ或国Ⅴ排放标准的汽油的调合组分的情况,研究制定了MTBE原料C4降硫方案并进行了应用。MTBE原料C4降硫方案为:双脱部分采用纤维膜接触器技术对液化气脱硫醇工艺进行改造;气体分馏装置充分利用催化裂化装置的低温余热,增设轻、重C4分离塔;优化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上述方案实施后,MTBE中总硫质量分数降低至13μg?g,为调合生产满足京Ⅴ排放标准的汽油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MTBE;降硫;纤维膜;C4组分;硫含量
-
11837.页岩油储层基本特征及评价要素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25]
页岩油是指以游离、溶解或吸附状态赋存于有效烃源岩泥页岩中的液态烃类,是泥页岩生排烃后的残余滞留聚集,基本未经历运移或仅在源岩内短距离初次运移。目前,国内外对"页岩油"概念的界定不统一,对储层控制因素及评价要素的研究仍相对薄弱。明确了页岩油储层为泥页岩,不包括烃源岩内的其他岩类夹层及邻层,并依据储集机理差异将页岩油储层分为裂缝型和基质型。富含有机质、以Ⅰ型和Ⅱ_1型干酪根为主、R。值介于0.6%~1.2%、有机碳(TOC)值大于2.0%,矿物组成复杂、发育纹层结构,储集空间细小,低孔特低渗、储层需要改造是页岩油储层的基本特点。重点揭示了有机质在页岩油储层形成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有机质含量影响页岩...
关键词:页岩油;致密油;储层特征;评价要素及标准;有机质含量
-
11838.苏里格气田加纤维压裂技术的应用研究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25]
针对苏里格气田气井压裂返排过程中支撑剂回流的实际情况,制备出适合苏里格气井的压裂用纤维,并确定了加入纤维的尺寸与浓度;通过模拟裂缝强制闭合模式,结合返排过程中临界返排流量、支撑剂沉降速度等计算模型,编制了纤维防支撑剂回流压裂返排优化设计软件,并结合实际的压裂施工资料进行分析设计,为压裂液返排及控制支撑剂回流提供指导。现场的加纤维压裂和控制放喷试验表明:所研制纤维适合苏里格地区气井的防支撑剂回流要求,较为显著地减少了支撑剂回流量,提高了放喷排液速度,同时还降低了排液过程中由于支撑剂回流导致的针、闸阀损毁情况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压裂返排;纤维;支撑剂;回流;苏里格气田
-
11839.多聚磷酸掺杂聚苯胺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2-25]
以多聚磷酸为掺杂剂,苯胺为单体,通过过硫酸盐氧化聚合方法制备了掺杂态聚苯胺。采用L25(56)正交设计方案,考察了各因素对掺杂态聚苯胺产量和电导率的影响。使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重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态聚苯胺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5℃,n(过硫酸铵)∶n(苯胺)=1∶1,n(多聚磷酸)∶n(苯胺)=2∶1,反应时间2h,过硫酸铵滴加时间60min,多聚磷酸初始反应浓度1.5mol/L。该掺杂态聚苯胺的结构呈纳米纤维状,并以一种松散方式构成类似棉花状的团絮形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关键词:聚苯胺;掺杂;质子酸;多聚磷酸
-
11840.FCAS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SZorb装置上成功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2-25]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研发的国产FCAS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1.50Mt?a S Zorb汽油催化脱硫装置上成功应用,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的低硫精制汽油。这是继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庆分公司之后,第四套完全使用石科院开发的FCAS催化剂开工的新装置。FCAS催化剂是石科院针对S Zorb技术开发的催化脱硫催化剂。与国外进口催化剂相比,具有相同的脱硫反应活性及稳定性、更好的辛烷值保留性能,同时具有更好
关键词:脱硫催化剂;中国石化;FCAS;S Zorb;硫质量分数;金陵分公司;脱硫反应;石油化工;保留性;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