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91.内衬玻璃钢金属管道现场修补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3-28]
为了减少管道修复中的浪费现象,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开发一种内衬玻璃钢金属管道补损、补伤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不更换整段管道的前提下,完成对损伤段管道的维修,从而避免了管道修复中的浪费现象。该技术在大庆第七采油厂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关键词:补损;补伤;修复;内衬玻璃钢金属管道
-
11492.海洋石油平台自动化管路布局优化算法设计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目前管路布局多依靠人工设计完成,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为提高设计效率,设计了一套自动化管路布局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其针对遗传算法易早熟、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引入模拟退火思想,对遗传算子进行Metropolis规则改进,提高初期进化时种群多样性,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设置等温和退温内、外2层循环,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和性能。利用遗传算法和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管路布局仿真试验计算并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条件和计算精度下,后者全局搜索能力强,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且收敛迅速、稳定,运算结果优于前者。
关键词:海洋石油平台;管路布局;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Metropolis规则
-
11493.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沙湾组储集层评价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沙湾组储集层岩性多为中-细砂岩,局部地区可见砾岩,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局部地区发育次生孔隙。通过压汞曲线特征和薄片鉴定对沙湾组储集层喉道进行了分类研究,沙湾组储集层多发育Ⅲ类和Ⅳ类喉道。将地球物理测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建立孔隙度模型,与单一测井参数建立的模型相比,相关系数提高幅度达20%.在此基础上,对储集层的物性特征与沉积微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物性与沉积微相存在一定联系,以辫状河三角洲分支河道和扇三角洲为优势相带,该相带发育的砂体物性较好。结合物性、孔隙结构和沉积相对研究区储集层类型进行划分和评价,研究区储集层物性总体较好,多为Ⅱ、Ⅲ类储集层。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沙湾组;储集层物性;孔隙结构;沉积相
-
11494.水平井爬行器驱动轮力学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推广,水平井井下工具的下放已成为各国石油天然气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井下作业工具在水平井中很难自行输送,因此引入了井下爬行器输送井下作业工具。文章主要研究爬行器驱动轮的受力情况,分析轮齿压入管壁产生压痕的犁沟效应,计算轮齿压入管壁深度、管壁塑性变形区范围。得出了驱动轮齿顶角与正压力、牵引力的关系,齿顶角取值范围,证明了压痕对套管壁的影响很小,轮齿的压入不会对管道的后续使用造成影响。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水平井爬行器的研究、设计以及制造奠定理论基础,对采用井下爬行器进行井下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平井;爬行器;驱动轮;力学分析;有限元
-
11495.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替油井失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塔河油田实施注水替油生产是单井缝洞单元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但是失效井比例逐步增大,极大影响了注水开发效果。在分析该油田注水替油改善开发效果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注水替油井进入失效阶段的主要动态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溶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3类储集体注水替油井失效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整体上裂缝型储集体注水替油井较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更易失效;注水替油井进入失效阶段的主要动态特征为周期含水率快速上升、注水指示曲线斜率明显增大、周期存水率逐渐减小、周期吨油耗水比急剧增大。影响注水替油井失效的主要客观因素为单井储集体类型和注水替油后期的底水入侵;主观因素为周期注水量偏大和阶段焖井时间短导致的周...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单井缝洞单元;注水替油;含水率;塔河油田
-
11496.油田建筑老化现象的补救措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油田建筑容易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一些变化,在受沉降因素条件的影响下,建筑的墙壁会产生一些裂痕,且方向一般和砂石的流入量有着一定的关系。从影响油田建筑老化常见的沉降、温度和自然等因素入手,通过采用在建筑群体下填加回填土,建筑用工材料选取耐腐蚀、耐高温的材质等措施防止建筑老化,以保证油田建筑能够经得起自然环境的考验。此外,在确保建筑用料的同时加大对建筑施工环境的检测力度,既可确保建筑符合油田生产的性能要求,也能保证油田的产业效率稳步提升。
关键词:油田建筑;老化;自然因素;沉降因素;温度因素;补救措施
-
11497.阜东斜坡带头屯河组二段储集层控制因素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带最重要的勘探层系,利用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头屯河组二段储集层岩石学、储集空间以及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并详细分析储集层控制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头屯河组二段岩性主要以细粒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属于中孔中低渗储集层。物源和异常高压带影响储集层的物性,沉积相及古地貌控制储集层分布规律,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影响储集性能。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头屯河组;头二段;储集层;控制因素
-
11498.川西新场须四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与可动流体变化特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为了评价川西新场须四段致密砂岩储层,应用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实验方法对储层微观孔喉与可动流体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须四段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参数、喉道特征参数及孔隙参数变化幅度大。微裂隙发育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对可动流体参数的影响较喉道要更大一些,在微观上可动流体参数主要受孔隙控制。孔喉半径比较大、分布范围宽是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含量低、可动用程度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微裂隙发育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喉道进汞饱和度较孔隙进汞饱和度高的特点,说明新场须四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孔隙—裂缝型。
关键词:可动流体参数;孔喉特征;核磁共振;恒速压汞;致密砂岩储层;川西
-
11499.中石化、中石油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集团分别有4项和3项成果获奖。中国石化有4项成果获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完成的"全结晶复合孔分子筛催化新材料的创制与工业应用"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完成的"含空间位阻的大分子硫化物脱除关键技术及相关催化材料创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胜利油田分公司等单位完成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突破及老油田高效开发应用"和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
关键词:国家技术发明奖;石油化工;地球物理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中国石油;空间位阻;分子筛催化;催化材料;成藏理论;
-
11500.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俞垛—华庄地区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3-28]
利用地震、测井以及钻录井资料,对溱潼凹陷俞跺—华庄地区开展了沉积微相研究。该区阜三段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表现为2个反旋回沉积特征,即Ⅳ油组到Ⅲ油组、Ⅱ油组到Ⅰ油组均为从水深到水浅的变化,为三角洲发育的2个进积过程;自下而上表现为前三角洲亚相(前三角洲泥)—三角洲前缘亚相(前缘席状砂、河口坝、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为2个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特征。宏观上三角洲前缘亚相与前三角洲亚相相互叠置。由于受基准面升降及入湖河道摆动的影响,不同期次三角洲前缘进积砂体发育程度及分布范围不同,宏观上为多期砂体加积,微观上则是沉积相序的改...
关键词:沉积微相;阜宁组;古近系;溱潼凹陷;苏北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