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661.张承惠:中国金融转型的逻辑与难点
[金融业] [2013-06-04]
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型已成为一件必要和紧迫的事情。这种转型的关键,在于调整和创新经济的动力机制,激发市场个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制度的适应性和政府应对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提升经济整体效率和国家竞争实力的目的。
关键词:金融转型;转型;难点
-
163662.调控新政的经济学分析
[房地产业] [2013-06-04]
2013年“两会”开幕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新国五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细则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出售自有住房将按转让所得的20%征收个税。细则明确要求,应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受此影响,各地众多二手房交易者为避免多交税款急忙赶在政策正式执行前办理签约过户,成交量陡然增加。此外,“阴阳合同”、虚报装修和家具价款,甚至假离婚等避税方法一时间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政策
-
163663.追踪发达经济体科技创新动向与着力点
[综合] [2013-06-04]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力争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经济体;科技创新
-
163664.[国研专稿]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当前的“影子银行”
[综合] [2013-06-04]
影子银行的概念在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具有不同的含义。从影子银行的主要特征看,虽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流动性转换和信用风险的特征,但是总体上其已经被纳入正规的监管体系内,并不具备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高杠杆和期限错配的典型特征,同时其规模和风险也尚未对系统性风险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影子银行体系更多的是金融结构发展、融资多元化进程中的一个表现。应该逐步淡化影子银行的概念,对这些金融创新的风险特征和功能效率分类讨论,采取不同的风险监管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促进金融结构改进。
关键词:金融结构;影子银行
-
163665.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沿革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 [2013-06-04]
煤炭属于我国主要的基础能源之一,在可预见的短期内,尚未有低于其成本和规模化的新型能源来替代它的主要能源地位。纵观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沿革,针对其三个发展阶段实施分析,对为解决煤电价格矛盾发改委出台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实施现状,阐明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沿革;发展;趋势
-
163666.坚持房地产市场稳增长的三大理论支柱
[房地产业] [2013-06-04]
稳增长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稳增长的实现,需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自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以来,不断有人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中形成的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三大理论支柱:一是,住房消费还是消费需求的热点吗?二是,住宅建设和消费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吗?三是,以住宅业为主的房地产业还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吗?这三大困惑,动摇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定位,干扰了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扰乱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走向,对稳增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迫切需要加以澄清。破解这三大困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进行充分论证,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稳增长
-
163667.再论中国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
[综合] [2013-06-04]
在中国当前经济与社会矛盾、风险凸显期,国人中的多数已认识到,靠零敲碎打的改革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有“顶层设计”。要研究“顶层设计”,必须要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有个准确的把脉。
关键词:经济改革;“顶层设计”
-
163668.李志军:加快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步伐促进化学制药工业转型升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2013-06-04]
化学制药工业是我国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加快化学制药工业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对于促进医药工业由大变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化学制药;转型升级
-
163669.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3-06-04]
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热点问题,碳排放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其本质是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2012年年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介绍国际碳排放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际气候政策变化并预测未来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碳排放体系;碳交易市场;《京都议定书》
-
163670.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体制改革
[综合] [2013-06-03]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处在一段陡峭的学习曲线上,国有企业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考虑到其对国内改革可能的影响,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海外投资可以为深化中国体制改革提供契机,但与此同时,也会加强部分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从而不尽符合国内改革目标。因此,在竞争性、所有制以及监管方面深化国内改革,对于中国最大限度地受益于海外投资十分重要。建立与市场兼容的制度将会带动不断创新,从而为中国企业更有效地追赶技术前沿和在海外市场保持竞争力提供机遇。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