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发展的着力点
来源:涟钢科技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5-08-30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钢铁行业应该做到全面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在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企业在发展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a.要着力于提高发展的内在质量。今后单纯依靠数量扩张和低价竞争已难有更大作为,企业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的新阶段是大势所趋。b.要着力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政府改革力度是空前的,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企业发展的"加法"甚至"
-
粉末冶金在钢铁企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来源:粉末冶金技术 发布日期:2015-08-27
概述了粉末冶金的技术特点以及含铁粉尘在钢厂的应用情况;分别阐述了钢铁企业直接还原铁在炼钢中的应用、以及还原铁粉和雾化铁粉的生产过程;列举了JFE、神户制钢公司开发的粉末冶金制品及其应用领域,以及我国武钢、莱钢粉末冶金技术的进步;分析了铁基粉末冶金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切削刀具行业对高速钢性能要求的提升,促进了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种类和数量需求的快速增长;指出了钢铁企业在当前的困境条
-
钢铁企业水系统网络信息平台方案研究
发布日期:2015-08-26
本文分析了钢铁企业的用水模式和用水特点,指出了钢铁企业用水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水网络。基于钢铁企业水系统信息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构建了钢铁企业水系统网络信息平台,详细阐述了平台各部分功能。
-
以系统优化方法深层次挖掘钢铁企业节能增效潜力
发布日期:2015-08-26
中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同时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长流程钢铁企业的能源动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左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CO2排放占排放总量的95%以上。因此,研究能源在钢铁制造流程中的消耗与转换规律并提高其利用水平尤为重要。本文以系统论和系统优化理论为总指导,突出强调钢铁制造流程能源系统的整体性研究,追求系统能效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源系统优化的主要原则、方法和目标。结合不同
-
钢铁企业蒸汽管网监测模型的开发和应用
发布日期:2015-08-26
针对鞍钢本部蒸汽管网系统复杂,计量仪表分布不合理,管理操作人员对管网内蒸汽运行状况和设备运行状态不清晰等问题。根据鞍钢蒸汽管网结构分布特点,运行模式,以及蒸汽在管网内流动的物理过程,建立了蒸汽管网运行监测模型,开发了蒸汽管网在线监测系统。蒸汽管网监测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提升鞍钢蒸汽管网监控水平,大幅度降低鞍钢蒸汽资源消耗,对于鞍钢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
钢铁企业工序用水单元模型化研究
发布日期:2015-08-26
分析了钢铁企业水系统网络优化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了企业用水单元的分解和合成水网络超结构及其水量、杂质、热量平衡方程,为进一步的企业水网络优化工作奠定基础。
-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用于钢铁企业颗粒物控制浅析
发布日期:2015-08-26
近年来,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钢铁企业作为颗粒物的排放大户,目前的除尘技术对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都不理想。高梯度磁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污染物控制技术在钢铁企业颗粒物控制方面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首先说明钢铁企业颗粒物的磁特性,其次阐述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梯度磁场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说明了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用于钢铁企业颗粒物
-
钢铁企业氧气系统的优化模型研究
发布日期:2015-08-26
先进技术的发展促使在钢铁企业氧气系统的生产端有很大的节能空间。本文从动态优化模型出发,建立了基于MATLAB的人工神经网络钢铁企业用氧量预测模型和氧气的优化调度分配模型。利用首钢京唐部分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56%,最小相对误差为0.01%,具有很好准确性;优化后,可使氧气放散率降低至2.54%,日总电耗降低至33232 k W·h,经济收益增加5.77万元,日节约成本9
-
钢铁企业氧气系统的决策分析研究
发布日期:2015-08-26
作为钢铁企业生产必须的能源介质的氧气,是除了煤气、蒸汽、电力之外,占第四位的重要能源介质,因此其地位不容忽视。根据对部分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统计,制氧电耗约占钢铁企业电耗的1/7左右,氧气放散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对氧气系统经济性决策分析将对钢铁企业的整体节能发挥重要作用。以此为研究背景,本文针对1000万吨级别的钢铁企业,建立氧气系统决策指标,并以首钢京唐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
-
钢铁企业能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发布日期:2015-08-26
钢铁企业能效评估是在监测、分析钢铁生产流程能源利用参数基础上,对企业能效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诊断,找出低能效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现行钢铁企业能效指标体系建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行业的发展,已不能很好地完成能效评估的工作,阻碍了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针对现有指标体系的不足,本文提出了符合行业发展现状的新能效评估体系。并应用新指标体系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