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产270万t新凤鸣聚酯纤维新沂产业基地开工
来源:聚酯工业 发布日期:2021-07-15
从山东新沂市政府网获悉,2021年5月22日,新凤鸣年产270万t聚酯纤维新沂产业基地开工。新凤鸣新沂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80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大容量、柔性化聚合工艺技术,建设9套国际领先的熔体直纺及直拉膜生产线,布局270万t差别化纤维、100万t DTY、6亿米绿色纺织面料,配套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60亿元,利税20亿元。
-
聚酯纤维/棉混纺织物三种定量方法的分析比较
来源:纺织科技进展 发布日期:2021-06-25
对检测棉/聚酯纤维混纺产品纤维含量的3种方法从方法原理、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检测人员根据样品和实验室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
新凤鸣年产270万t聚酯纤维新沂产业基地开工
来源:合成纤维 发布日期:2021-06-18
2021年5月22日,新凤鸣年产270万t聚酯纤维新沂产业基地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80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大容量、柔性化聚合工艺技术,建设9套国际领先的熔体直纺及直拉膜生产线,布局270万t差别化纤维、100万t DTY、6亿m绿色纺织面料,配套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260亿元,利税20亿元。
-
聚酯/聚丙烯纤维悬浮液剪切分散特性研究
来源:合成纤维 发布日期:2021-06-18
为探究纤维的絮凝分散特性,对聚丙烯和聚酯纤维悬浮液进行流态化测试,探索了两种纤维悬浮液中纤维网络交织强度、临界湍流雷诺数与悬浮液质量浓度间的关系,并计算得到能量耗散因子与纤维悬浮液网络交织强度间的定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纤维悬浮液的剪切屈服应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呈指数式增大,临界湍流雷诺数与纤维质量浓度间呈正相关变化关系,其能量耗散因子随着屈服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与剪切屈服压力满足二次函数关系
-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1/2022入选纤维
来源:人造纤维 发布日期:2021-04-28
2021年3月17日,"激荡与领航"——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1/2022发布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生物基化学纤维、健康防护纤维、弹性纤维、产业用高强纤维等10类纤维31种产品入选。
-
绿色及可持续纤维未来如何发展?看这些优势企业怎么做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21-04-19
3月18日,2021yarnexpo春夏纱线展期间,纤维新视界—纺织材料创新论坛之绿色及可持续纤维专场举行。论坛上,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营销部副总经理朱剑飞介绍,近年来,盛虹集团关注纤维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并进军循环再生涤纶纤维及生物可降解聚酯纤维的研发及生产。通过与下游品牌合作,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纤维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
桐昆集团“功能性聚酯纤维新材料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通过验收
来源:合成纤维工业 发布日期:2021-04-15
2021年3月27日,由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功能性聚酯纤维新材料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在桐昆集团恒邦厂区顺利通过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基于桐昆集团300 kt/a绿色智能化纤维项目进行研发和实施,解决了功能性聚酯纤维生产成本高、能耗高和产品更新替代慢的行业共性难题。
-
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与应用
来源:工程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1-04-10
文章主要研究了掺入聚酯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运用情况,并与添加常规木质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从马歇尔试验指标、现场检测弯沉、渗水系数、芯样空隙率等技术参数方面研究了其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
煤矸石粉/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研究
来源:材料导报 发布日期:2021-03-25
为了研究煤矸石粉、聚酯纤维和反射裂缝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通过三点弯曲加载试验,选用五种煤矸石粉替代率(0%(质量分数,下同)、25%、50%、75%、100%)和六种聚酯纤维掺量(0%、0.3%、0.35%、0.4%、0.45%、0.5%),对试件底部中心无预切口和预切口偏移中心0 mm、10 mm、20 mm(模拟反射裂缝)的沥青混合料半圆形试件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对
-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去除效能与全流程分析——以北京某下沉式三级污水处理厂为例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发布日期:2021-03-20
污水处理厂排放是微塑料进入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对北京某下沉式三级污水处理厂八个工艺单元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和去除效能进行全流程分析.研究表明该厂赋存微塑料主要形态为纤维,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聚酯和聚乙烯,尺寸≤500μm的微塑料影响最为显著.该厂对微塑料的整体去除率为91.7%,主要依靠沉淀和截留过滤去除.双层平流沉淀池(二沉池)的去除效能最高,而生化处理单元没有明显去除效果.整体上,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