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染料的纺织工业化应用与发展
来源:纺织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23-12-15
植物染料具有天然、生态的特性,近年来植物染产品生产量和需求量逐年增大。为梳理近期植物染生产技术进展,并为后续的纺织应用提供建议,对植物染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详细介绍了常用植物染料的分类,系统总结了植物染料的提取方法、植物染料的纯化工艺、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和植物染功能性开发。植物染料的绿色、无害、可持续特性使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现阶段植物染料纯化、提升色牢度、工业生产标准化是需
-
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的研究进展
来源:纺织学报 发布日期:2023-11-15
为促进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回顾了感性工学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感性工学在服装与织物设计、消费心理分析、产品评价以及服装智能系统构建中的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感性工学在纺织服装领域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基于现有的技术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感性工学研究中存在感知方式局限于视觉和触觉、样本群体单一且样本量较小、客观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应用不足等问题。分析认为,未来的研究应从建立消费者
-
实训设备的电子档案建立与信息化管理分析
来源:大众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3-11-15
实训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与服装技术系纺织类设备为基础,对现有纺织设备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为每一台纺织设备以二维码的方式建立了电子档案,记录设备的基础信息、操作流程等,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高效记录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情况,逐步提高设备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管理。
-
2022年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进出口情况
来源:印染 发布日期:2023-10-25
介绍了2022年我国纺织印染助剂进出口情况。2022年印染助剂出口总量32 961 t,同比下降19.0%,出口额8 817万美元,同比下降10.0%;进口总量51 424 t,同比下降18.6%,进口额22 950万美元,同比下降9.7%。
-
纺织基微流体的修饰与改性
来源:纺织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23-10-15
微流体对生化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纺织基微流体因其结构可调,为微流体生化反应提供了新的工具。然而传统的纺织基微流体,因其亲水性有限并且非特异性吸附严重,限制了其在生化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在纺织纤维上修饰硝酸纤维素,利用硝酸纤维素对蛋白和核酸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以及对非特异性吸附的降低,改善其在生化领域中的应用。并且将等离子体处理和多层硝酸纤维素修饰相结合,调控纺织基微流体的流体特性,为纺织基微流体材料在
-
提升纺织产品标准验证工作质量的建议
来源:中国纤检 发布日期:2023-10-15
简要介绍了目前纺织产品标准验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便于大家共同提升标准验证工作质量,结合产品标准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纺织产品标准验证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我国纺织团体标准发展现状浅析
来源:中国标准化 发布日期:2023-09-20
本文通过对我国已发布纺织团体标准的分析,表明我国纺织团体标准呈现数量增长快、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关联性强、彰显中国纺织服装特色等特征,在落实纺织科技、时尚、绿色新发展理念,规范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解决纺织行业发展中共性关键问题,助力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结合我国产业实际,对今后纺织团体标准的管理、制定、使用、评估等相关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
关于我国旅游管理体系建构推动地方服装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来源:黑龙江纺织 发布日期:2023-09-15
互联网时代,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流和接受程度大大增强,这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文化,而纺织品在旅游产业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就我国旅游管理体系推动地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
我国体育服装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研究
来源:黑龙江纺织 发布日期:2023-09-1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同时服装界也越来越重视我国体育服装的发展及未来趋势。在日益复杂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体育服装产业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服装的发展水平,打造我国特色体育服装品牌,并逐渐走向国际化,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摸清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我国体育服装的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并根据当前行业的
-
TRIZ理论与纺织类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9-10
为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纺织人才,该文尝试将TRIZ理论融入纺织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针对纺织领域的产品设计、工艺开发、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TRIZ理论与纺织生产实践问题有机结合,以培养纺织专业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塑造他们的创造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