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嵌入式的纺织企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1-03-2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安全生产和纺织品的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纺织企业内环境参数变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纺织企业环境的要求进行调查,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的纺织企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系统包括自动实时监测系统和手持数据采集仪器,分别以STM32和Arduino为控制核心,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对企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和报警。此举既实现了实时、高效的监测,也提高了监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
“专业链接、课程融合、实训进阶、师资互通”专业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柯桥区中职纺织专业链为例
来源:纺织报告 发布日期:2021-03-20
基于"专业群"跃升为"专业链"建设的创新思路,以专业链接、课程融合、实训进阶、师资互通和产教融合5个维度为切入点,实践探索了一整套包括专业结构、融合课程、实训环境和师资团队的专业建设思路、方法和途径,实现中职技能人才培养由"单一技能"到"复合技能"的蜕变。
-
礼物交换中的纺织品研究——以贵州小黄侗寨为例
来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发布日期:2020-12-28
纺织作为一项科学技术得以发明,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从最初采集树叶、剥离兽皮缝制简易衣裙,到逐步认识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的特性并用之于纺纱织布,人类开始进入穿衣史。同时,纺织品也成为人类一生中所有重要仪式的必备品,如分娩、婚礼和葬礼等,它们或被用作礼物馈赠,或被用来交换,或被用来焚烧、埋葬,也可作为世袭的财富传承给下一代。侗族社会也不例外,侗布、侗锦等纺织品在社会、经济、宗教生活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
-
高校纺织实验室长期化防疫管理模式探析
来源: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0-12-28
鉴于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并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的严峻形势,根据纺织学科特色及疫情防控要求,提出了高校纺织实验室长期化防疫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建设实验室安全防疫教育制度、强化安全防疫管理体系及完善企业服务制度等新举措,有效避免疾病传播,保障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高校纺织实验室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
纺织类非遗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传播策略研究——基于百度指数的实证分析
来源:丝绸 发布日期:2020-12-21
纺织类非遗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然而纺织类非遗的发展存在大众认知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有效的传播策略对提高大众对非遗认知度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基于百度指数对纺织类非遗的公众关注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民俗相关的纺织非遗关注度时间规律性较强,受民俗活动、旅游季等影响较大;传统美术类与技艺类纺织非遗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影响关注度的突发事件为科教纪录片、非遗活动、时政等;经济、教育、纺织服装业
-
结构生色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来源:印染 发布日期:2020-12-21
光与微观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颜色被称为结构色。结构色具有高亮度、高饱和度、永不褪色等诸多优点,在纺织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薄膜干涉、衍射、散射和光子晶体等不同途径介绍了结构色产生的原理,以及纺织领域用结构色的制备技术和特点,指出目前所制备的结构色存在的角度依赖性、不稳定性、牢度评价和颜色重现性等制约了结构色在纺织领域的应用,但是通过努力,并且伴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解决,结构色终将会给纺织染整行业带来
-
结构生色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来源:印染 发布日期:2020-12-21
光与微观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颜色被称为结构色。结构色具有高亮度、高饱和度、永不褪色等诸多优点,在纺织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薄膜干涉、衍射、散射和光子晶体等不同途径介绍了结构色产生的原理,以及纺织领域用结构色的制备技术和特点,指出目前所制备的结构色存在的角度依赖性、不稳定性、牢度评价和颜色重现性等制约了结构色在纺织领域的应用,但是通过努力,并且伴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解决,结构色终将会给纺织染整行业带来
-
一种纺织企业的综合能源评价方法
来源:山东纺织科技 发布日期:2020-12-20
文章通过对纺织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设立指标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一种将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效评价应用于纺织行业的方法,可以有效发现能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指导纺织企业节能增效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
抗战与民生: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纺织运动
来源: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0-12-15
为了打破敌伪封锁,解决棉布问题,淮北抗日根据地号召妇女参加纺织运动。根据地通过宣传动员、组织生产,解决纺织所需的资金、技术、原料与市场问题,迅速推广了纺织运动。但是,在动员妇女纺织时也遇到不少难题:如当地群众无纺织习惯,原料供应、纺织生产与市场不够协调,官办生产与民众需求的偏离及外来布匹价格竞争等问题。根据地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纺织运动的顺利开展。淮北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开展,打破了敌伪的经济掠
-
纺织专业外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0-12-09
专业外语是提高学生外文文献阅读与写作、翻译能力的基础课,对接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其课程教学对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明显。从课程定位、目标、教学内容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