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LC/FLD测定聚酯纤维纺织品中9种非离子荧光增白剂
来源:印染助剂 发布日期:2016-09-20
建立了纺织品中DT、SWN、OB、KSN、ER-Ⅰ、ER-Ⅱ、KCB、OB-Ⅰ、OB-Ⅱ9种非离子荧光增白剂(FWAs)的前处理方法以及高效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方法。样品经二甲苯提取、浓缩、定容后,进行HPLC/FLD定性定量分析。采用PhenomenexGemini 5u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2.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
-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二苯甲酮类防紫外线整理剂
来源:丝绸 发布日期:2016-09-20
采用超声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一种提取和测定纺织品中8种二苯甲酮类防紫外线整理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提取、定容,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讨论了提取溶剂的选择、方法检测限与线性相关性、添加回收率与精密度及色谱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添加质量浓度为5.0、10.0、20.0
-
磁分散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纺织品中苯胺和联苯胺残留
来源:上海纺织科技 发布日期:2016-09-18
建立了纺织品中苯胺和联苯胺两种残留物的磁性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样品采用0.04%乙酸提取后,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至9,采用磁性亚微米粒子富集净化,在XDB C18柱(150 mm×4.6 mm i.d.,5μm)上以乙腈/50 mmol/L乙酸铵溶液(V/V=25/75)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荧光法检测,荧光检测波长苯胺为λex/λem=232 nm/329 nm、联苯胺为λex
-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的吸附作用初探
来源:中国纤检 发布日期:2016-09-15
为证明织物纤维对芳香胺的吸附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以棉纤维为例,采用控制试验温度、介质的p H值,加入含活性官能团的物质等方式探讨了织物纤维的吸附作用对芳香胺检测结果的影响。该试验表明,织物纤维对芳香胺的吸附量与芳香胺的浓度的关系符合朗缪尔吸附等温式。
-
高效液相法测定皮革、纺织品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
来源:化学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6-09-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皮革、纺织品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的方法。使用ODB C18(ODB C18(250 mm×4.6 mm,i.d.5μm)液相色谱柱,以乙腈和KH_2PO_4缓冲体系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在上述条件下,在DMF质量浓度为0.1~10μg·m L~(-1)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
-
毛细管SPE-GC法测定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
来源:印染 发布日期:2016-09-15
建立了新型毛细管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通过比较筛选出毛细管固相萃取柱的最佳萃取剂,并优化萃取条件,净化富集待测物质后与气相色谱联用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采用的毛细管内固相萃取条件为:选取C18中的萃取剂为毛细管固相萃取剂,1.2μL甲醇和1.2μL超纯水依次活化,上样速率0.5μL/min,热脱附。该方法在1~1 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DM
-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10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
来源:色谱 发布日期:2016-09-08
建立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10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方法。系统地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正己烷,接受相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L,萃取时间为60 min,搅拌速度为600 r/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10种含氯苯酚在0.01~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0种含氯苯酚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
-
纺织品pH值检测几个关键点的质量控制
来源:毛纺科技 发布日期:2016-09-05
pH值作为纺织品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国家对其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时,由于一些操作手法和步骤上的不同,容易使检测结果产生差异。文章在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操作手法,细化操作步骤,提出在试验前严格选取萃取介质,试验中避免操作人员汗液、滤纸等污染因素的引入,确保试样完全润湿,保持电极校准温度、测试温度与室温保持一致,合理选取缓冲溶液,使测试值在校准点之间等措施
-
原棉手扯长度测定结果与甲醛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发布日期:2016-09-02
文章介绍了测量过程,研究了所用的仪器设备、方法与如何得到测量结果的过程描述。通过实验建立数学模型,也就是如何得到测量结果的计算公式或过程,从而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对观测列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类不确定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评定)。
-
纺织品中有机锡化合物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来源:印染 发布日期:2016-09-01
按照GB/T 20385—2006标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纺织品中氯化三丁基锡(TBT)含量,并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氯化三丁基锡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为W=(19.3±1.0)mg/kg,影响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重复性测试、标准曲线拟合和样品测量引入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