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石油的未来在哪里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 发布日期:2020-06-25

    10年前,长期旅居德国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曾写过一本名叫《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的预测类畅销书,如今回头再读这本故事性颇强的书,其当年的预测大部已成现实。据今年1月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首次突
  • 酒泉石油:首座两万吨站诞生

    来源:国企管理 发布日期:2020-06-20

    6月13日,甘肃销售酒泉分公司传来消息,瓜州桥湾加油(气)站今年油气销售达到2.04万吨,突破两万吨大关。其中,油品销售1.15万吨,天然气销售8888.6吨。这也是酒泉分公司的首座两万吨站。3月中旬,新疆地区全面复工复产,来自全国各地的返疆车辆在甘
  • 低碳经济视域下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来源:中外企业家 发布日期:2020-06-16

    为了研究低碳经济视域下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和发展方向,为石油企业深化改革打好基础。通过对低碳经济理论和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系统诠释,全面剖析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在市场研究与开发创新、企业组织与管理职能设计创新、实施激励机制创新三方面进行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办法的解读。
  • 石油抽油机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来源:化学工程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0-06-15

    抽油机设备是石油开采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备,对抽油机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抽油机的效率,延长抽油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对抽油机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抽油机设备规范化管理的途径,采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抽油机设备的运行效益,为油田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评价分析

    来源:环渤海经济瞭望 发布日期:2020-06-15

    石油开采多位于戈壁、沙漠等地带,且其多为野外作业,对设备要求特殊。一些专业的石油装备需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专供。文章从环境、投入、管理、研发等方面分析石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对评价方法验证,发现具体评价方法可操作性突出。
  • 石油储运工艺中的安全措施研究

    来源:工程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0-06-10

    文章结合实际,对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措施进行研究,首先是论述了石油储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在分析石油储运工艺安全问题现状的同时,探讨了石油储运工艺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通过研究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 枣庄石油:非油销售一路飘红

    来源:国企管理 发布日期:2020-05-30

    5月份,中国石化枣庄公司非油品销售一路飘红,在山东省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综合得分小组排名第1。非油各规模品类充分发挥效用,基础品类作为最大的规模品类,由货车销售"挑大梁";尾气处理月度销售额环比增长50余万元,润滑油实现销售额环比增长84%。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石化枣庄公司在集团公司开展的"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聚焦打好疫情防控和攻坚创效"两场硬仗",以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细化措施
  • 百色石油:“五小行动”取得实效

    来源:国企管理 发布日期:2020-05-30

    近一段时间,广西百色石油在集团公司开展的"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结合当地实际,调动全员营销积极性,实施"五小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小考试调动大激情。百色公司通过企业微信每周一次推送全员答题。员工通过线上考试,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方案核心内容,找准发力点,攻坚创效。小视频撬动大市场。公司先后制作了"杰哥教你选机油""白姐教你搞陈列"等小视频,面向广大员工播放,挖掘出员工们的带货潜力,有效地拓宽了销售渠道
  • 地表水中石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研究

    来源:绿色科技 发布日期:2020-05-15

    设计了一系列实验,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测定密码样、实际样品等方式,验证和探讨了《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 970-2018),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控制结果均符合(HJ970-2018)相关规定要求,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可为监测和分析地表水水质中提供经验依据。
  • 元素分析仪测定石油炼制催化剂积炭含量的研究和应用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0-05-15

    采用元素分析仪建立了一种石油炼制催化剂中积炭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高温燃烧将催化剂中的积炭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排除干扰气体后,送入热导检测器定量检测。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使得该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石油炼制催化剂。通过调整仪器参数,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得出试样量为2~20mg、通氧时间为80~140s,且针对不同积炭含量选取合适条件时效果最佳。选取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样品进行了方法对比实验
首页  上一页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