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石油开发状况遥感调查研究
来源:西部资源 发布日期:2021-02-15
利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石油的开发状况,形成一套适用于石油开采的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按照矿山地物的不同类型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利用Arcgis软件提取相关信息,查明各矿山地物的类型、数量、位置和状态等信息,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
渤海海域石油地质条件与油气田分布特征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1-02-11
渤海海域拥有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因此对其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并寻找油气田分布的特征。通过分析渤海海域的烃源条件,发现在渤海海域,其中东营组和砂三段为主力烃源岩,次要烃源岩主要由砂一二段和孔店组-砂四段组成;通过研究沉降体系发现了油气田富集具有优秀的储存条件。根据以上地质条件,得出了渤海海域油气田大中型油田围绕凸起区、新近系浅层油气田受极浅水三角洲控制、油气田围绕郯庐断裂带的分布特征。研究渤海海域石
-
国外石油市场政策从管制到放开的实践与启示
来源:财经界 发布日期:2021-02-01
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产业,石油作为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其行业垄断、竞争及政府管制问题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石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的难题和症结,国外石油市场政策的历史演变对我国的能源市场政策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石油开采中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价值研究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发布日期:2020-12-25
在石油井下开采作业的进程中运用水平井技术钻井可以起到有效加大井下油气与建筑层接触面积的作用,以此来使得井下流体的抽取效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是当前石油井下开采作业中的一项重要必备技术。目前,油井钻井的面积范围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得钻井的难度有一定的提升,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采的工程中发挥着更加广泛的作用。本文就重点探究了水平井作业技术在石油井下开采进程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
基于烃类石油荧光效应原理的溢油检测设计
来源:石油化工应用 发布日期:2020-12-25
详细分析了溢油检测的现状,并比较各种溢油检测方法,将基于烃类石油的荧光法引入到溢油检测系统中。本文采用荧光峰值的荧光法对海面溢油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半导体激光器搭建激光发射光路,以解决激发光源问题,并且使用高速工业相机,配合长焦镜头实现较远距离目标图像非接触捕捉,采用基于局部极值的分水岭算法进行目标提取与图像识别,后端利用PC机及开发的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和报警等,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溢油检测系统。针对本
-
石油和化学工业环保废水的处理工艺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0-12-21
环保问题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处理石油化工企业废水以及如何对当前石油和化学工业环保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提升与创新,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水平更上一层的关键性问题。文章即立足于当前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其工业废水环保处理工艺水平,对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现状、主要工艺类型以及未来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和探讨。
-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0-12-15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石油污染土壤问题日益突出,已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物理、化学、生物及联合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适用性及优缺点,提出了今后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和创新的方向为强化生物修复技术,研发绿色环保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开展新兴修复材料技术研究。
-
浙江石油逆市勇担当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发布日期:2020-12-15
浙江石油全力打好疫情阻击战、复工复产战、效益保卫战。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浙江一度成为重灾区,成品油消费大幅萎缩。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公司销量断崖式下跌,最低一天的销量降幅达85%。2月份,公司利润降至近20年来新低并且首次出现负数。
-
石油化工行业中防爆电气设备的应用分析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0-12-11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涉及到生产原料、成品及半成品很多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征,危险性非常大。为了防止发生电弧、电火花等问题引发事故,一般都会选用防爆电气设备。应该注意防爆电气设备的应用相关问题,确保满足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要求,对此文章进行了相关分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
石油钻井工程中防漏堵漏工艺的应用
来源:清洗世界 发布日期:2020-11-30
石油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注重对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在开采石油过程中,经常出现井漏现象,要是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石油钻进中注重防漏堵漏工艺应用十分重要,只有注重使用防漏堵漏工艺,才能确保石油开采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就石油钻井工程中防漏堵漏工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使防漏堵漏工艺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