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相全密度聚乙烯催化剂有了自主技术 PE浆液型催化剂工业试用成功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发布日期:2015-03-05
【本刊讯】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气相聚乙烯浆液型催化剂(PGE-101),日前在吉林石化公司27.4万吨/年LLDPE装置圆满完成了超冷凝及冷凝态生产条件下的工业应用试验,并实现装置负荷的平稳过渡。试验期间共生产1.34万吨DFDA-7042优级品产品,催化剂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中国石油拥有了自己的
-
山东恒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5-03-01
山东恒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临邑县石油化工厂,始建于1970年,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业,集石油炼制与后续化工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山东省百强企业、全国千强企业,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石油化工及石油制品行业百强企业,位列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第54位,中国化工最具成长性企业排行榜第3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41位。山东恒源石化集团的核心企业为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辖恒利热
-
浅谈如何开展石化企业水体环境风险评估
来源:石化技术 发布日期:2015-02-28
石油化工是高风险行业,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救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泄漏物料的消防废水,存在发生水体环境污染的风险。开展水体环境风险评估,合理制定封堵措施,减少事故区汇水面积,实现清污分流,能够有效降低水体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
林德LoTOx~(TM)技术喜获石化行业权威奖项
来源:深冷技术 发布日期:2015-02-28
2014年10月29日,在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及中国化工环保协会联合发起的2014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交流会上,林德集团凭借低温脱硝专利技术——LoT OxTM,获得了"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重点支撑技术"这一
-
东莞首个航空煤油仓储及码头项目正式投入运行
来源:珠江水运 发布日期:2015-02-28
近日,2014年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盛源石化航空煤油仓储及码头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的运营填补东莞市航空煤油仓储的空白,也进一步扩大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的服务范围。盛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石化航空煤油仓储及码头项目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储备项目,也是2014年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内,占地面积207.3亩,已建成3万吨级航空油品专用泊位和46.1万立方米储罐,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
-
取得中国特检院《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证书》的企业已突破300家
来源: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发布日期:2015-02-28
截止2015年1月12日,通过评审取得CSEI《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证书》的企业已达到304家,检维修资质认证工作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也为中国石化、神华集团等企业规范检维修资源市场的管理奠定了基础。自2012年4月石油化工检维修资质认证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特检院、中国石化、神华集团以及众多检维修企业共同参与,完善了资源市场准入规则,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5年伊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
试析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及质量控制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 发布日期:2015-02-26
在石化企业经营管理中,仪表控制系统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及分析,提高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与完善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文章主要对石油化工仪表控制系统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
某石化企业苯作业危害分级及工人健康状况关系探讨
来源: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2-25
选取某石化企业苯作业的5个部门共10个车间进行作业环境中苯浓度的监测,同时收集该10个车间共420名苯接触工人血常规和体力劳动强度资料,对每个车间进行苯作业危害分级并分析其与工人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显示该企业苯作业危害较为严重,苯作业危害分级与工人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
九大石化设计院介绍
来源:气体分离 发布日期:2015-02-25
原化工部共有九个设计院,第一设计院到第九设计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如今这些设计院都重组变成了工程公司。近期,本刊编辑特将这九个工程公司的基本情况及专长进行了汇编,以供行业参考。
-
我国石化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国际市场开发挑战及对策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发布日期:2015-02-25
目前我国的石化建筑工程的发展进入到了以及既有机遇叉富有挑战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石化建筑工程企业在国内发展成果桌有显著,进军国际市场的任务便摆在了石化建筑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国石化建筑企业的第一要务,笔者认为要从石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