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制油化工项目中承包商管理的关键要素与实践策略
来源: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发布日期:2024-08-25
煤制油化工作为一种典型的煤炭深加工方式,拥有独特的技术和产业特点。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气化、合成气净化、费托合成、加氢改质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过程涉及高温高压操作、催化剂使用以及有害物质处理等复杂环节,潜在安全事故风险较高,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先进的风险防控技术来保障平稳运行。以煤制油化工项目的复杂性为背景,系统剖析了承包商管理的核心地位和挑战,从承包商的选
-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煤化工企业仪表自控率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4-08-21
文章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煤化工仪表自控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表明,智能化技术显著提高了煤化工仪表自控率,优化了生产过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尽管面临技术挑战和成本控制等问题,但通过加大智能化技术投入、强化系统集成等手段有望进一步提升仪表自控率。未来研究应关注智能化技术在煤化工仪表自控中的最佳应用模式和策略,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
-
煤化工企业能耗分析及节能途径研究
来源:离子交换与吸附 发布日期:2024-08-20
通过对煤化工企业进行深度对标和数据分析发现,两企业单位烯烃产品取水量分别为26.03 t/t和23.5 t/t,差距为2.53 t/t (9.7%),总用水量相差5%。取水源不同造成原水离子等污染物浓度差距较大,电导率和氯离子浓度分别相差41.3%和83.1%,除了原水水质较差的原因外还有全年烯烃产品量相差近17%,也是单位耗水成本较高的原因。文章根据对标结果对该企业用水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
-
浅析煤化工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进展
来源:氮肥技术 发布日期:2024-08-20
为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就煤化工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探讨了煤化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煤化工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发布日期:2024-08-15
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浪潮席卷而来,煤化工行业亟须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推动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的全面升级。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煤化工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问题,深入探讨了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煤化工生产全流程中的应用现状,发现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瓶颈制约,如关键技术集成应用水平不高、跨系统数据壁垒问题突出和智能制造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对智能制造引领下的产业升级路径探索,
-
新型煤化工项目输煤系统煤制备工艺设计
来源: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发布日期:2024-07-31
由于新型煤化工项目中的煤气化工艺种类多,对原料煤的工艺要求也较复杂。结合新型煤化工项目实例,介绍了不同煤气化工艺,如碎煤加压气化工艺、水煤浆气化工艺、粉煤加压气化工艺等配套的煤制备工艺,并指出煤制备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供同行参考。
-
现代化学计量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建议
来源:计量与测试技术 发布日期:2024-07-30
在“双碳”目标下,现代化学计量不仅为煤化工产业碳核算、碳交易的数据准确性、可比性和溯源性提供了计量保证,而且助力了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阐述了该计量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并列举了目前存在的计量问题,提出了采用在线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先进化学测量技术,为煤化工产业的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重要环节提供参考。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化工设备监测与维护管理研究
来源:清洗世界 发布日期:2024-07-29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煤化工行业设备人工巡检的弊端,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流式处理及LSTM和G B D T算法建模,设计了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的设备智能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核心设备健康状态的评估、监测和故障提前识别。现场测试显示该系统可以提前约1.5h检测设备运行异常,故障预测的准确率超过90%,为煤化工行业设备监测、故障预测、预养维等提供理论依据。
-
某煤化工装置能量系统优化研究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4-07-28
针对西北地区某煤化工新老装置用能情况,采用能量系统优化、低温位热量集成和装置热联合等方法,兼顾电、汽平衡,提升新老装置用能效率,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
煤化工管道流量计流体导向装置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4-07-25
煤化工管道流量计的测量精度对生产过程影响极大,而流体导向装置是提升精度的关键设备。针对现有导向装置在结构和性能上的不足,提出从整流部件、喷嘴部件和扩散器部件3个方面出发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案。通过流线型设计、材料选择和结构优化,可有效降低流体的湍流和压降,提升流量计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显著提升了测量性能,可为煤化工管道流量计的精确计量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