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陶瓷废料在建材行业的应用

    来源:广东建材 发布日期:2016-03-15

    本文重点阐述了陶瓷废料在陶瓷行业及混凝土行业的再利用情况,以及在建材行业其它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应用中还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废弃玻璃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机理及ASR风险

    来源:长江科学院院报 发布日期:2016-02-18

    废弃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废弃玻璃粉用作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符合我国建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废弃玻璃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玻璃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不仅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机理,还存在ASR风险。由于含有大量的无定性二氧化硅,玻璃用作骨料时容易引发碱-骨料反应,但磨细成粉料可用作活性辅助胶凝材料。因此,本文提出将废弃玻璃粉磨成粉体材料用作混凝土辅助胶凝
  • 浅析土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来源:居业 发布日期:2016-01-20

    混凝土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土建材料,具备其它建材所无法比拟的技术与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地防治措施。
  • 用锦屏瘠性磷矿渣生产建材的试验研究

    来源:矿业研究与开发 发布日期:2015-12-31

    锦屏磷矿现有矿渣2300万m~3,堆放在尾矿库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利用瘠性磷矿渣生产建设材料,既能消耗磷矿渣,又能节约砂石资源。为助推锦屏瘠性磷矿渣资源化利用,测试了锦屏磷矿渣的基本性能,并对其生产砂浆和低强度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锦屏磷矿渣放射性符合建材标准,无毒无害,可以用于生产建设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硅,主要矿物为存在解理的白云石、方解石、白云母,宜作为瘠性填
  • 磨细钢渣粉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与应用

    来源:福建建材 发布日期:2015-12-20

    钢渣是钢铁企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拥有非常大的产量。由于钢渣本身化学成分与水泥类似,通过二次加工,可以用来制备混凝土,使得资源能够合理有效使用。主要研究了钢渣粉对水泥混凝土相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粉掺量控制在15%以内,配制的混凝土各项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 谈投产后的大项目施工管理

    来源:山西建筑 发布日期:2015-12-20

    以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为例,介绍了做好该工程结算、审计、竣工验收工作的方法,分析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操作要点,并探讨了冬季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的技术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 纳米TiO_2机械混晶体对改进混凝土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发布日期:2015-12-18

    采用掺入法将自制纳米TiO_2机械混晶体等量替换水泥制备C30混凝土,研究了混晶体不同掺量(0.5%、1%、1.5%、2%)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建议在利用混晶体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时,最佳掺量应控制在1.0%~1.5%。降解苯酚试验表明,混凝土降解率为16.1%。虽然掺入法能解决催化剂固定问题,但在保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不能通过增加掺量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光催化
  • 钢铁渣粉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来源:福建建材 发布日期:2015-11-20

    耐久性能是混凝土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研究了掺入钢铁渣粉混凝土的收缩率、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渗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铁渣粉中钢渣粉的微膨胀效应能弥补混凝土后期的收缩,且掺入钢铁渣粉能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和抗渗能力。
  • 混凝土机械设备研发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发布日期:2015-10-25

    首先从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规范化探索以及结构理论与规范的逐步完善对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阐述了混凝土机械设备的研发设计过程,共分为任务书形成、机械设备设计、机械研制以及最终的安装、调试和使用阶段;最后对混凝土机械设备研发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使用的方法和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
  • 硅酸盐固体废弃物用作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进展

    来源:环境工程 发布日期:2015-08-30

    简述了铁尾矿等几种硅酸盐固体废弃物及其特性,指出其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综述了铁尾矿、钢铁渣、粉煤灰、煤矸石等用作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作矿物掺合料进一步研究方向。
首页  上一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