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与标准化镇静对肾移植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比较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5-06-05
目的探讨以右美托咪定为镇痛镇静基础及浅镇静(RASS-2~1分)为目标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方案用于肾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撤机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30例肾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组和咪达唑仑或丙泊酚的标准镇静(STDS)组。观察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入ICU到随机分组时间、镇静后拔管时间。结果两组处于浅镇静范围内比例EGDS组(70%)与STDS
-
早期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5-06-0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对脑出血伴早期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伴早期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24h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在患者出现呼吸衰竭24h后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0.00%,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0.33
-
戊乙奎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助状素中毒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发布日期:2015-06-04
目的:主要观察戊乙奎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助状素中毒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收治口服助状素患者12例,均有瞳孔缩小、流涎、皮肤湿润等中毒表现,其中呼吸心跳骤停1例,呼吸骤停3例,呼吸衰竭8例,除洗胃、护肝、护胃等治疗外,给予戊乙奎醚肌注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结果:全部12例患者均抢救成活,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戊乙奎醚联合机械通气抢救助状素中毒缓解症状明显,
-
COPD患者机械通气两种撤机方法的对照分析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5-06-02
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两种撤机方法的对比效果,并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4例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和压力支持通气(PSV)组,比较COPD患者在两组撤机方式中的差异性。结果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的治疗效果和撤机满意度明显高于压力支持通气(PSV)组
-
急诊ICU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培训效果评价
来源:当代护士(下旬刊) 发布日期:2015-06-01
目的探讨急诊ICU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比较急诊ICU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两组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抢救成功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护理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有提高(P<0.05),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抢救成功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均有改善(P<0.01)。结论通过对急诊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护理培训,提高了ICU
-
留置针专用敷贴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
来源:当代护士(中旬刊) 发布日期:2015-06-01
目的探讨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护理中使用留置针专用敷贴进行辅助固定对患儿面部皮肤、更换胶布频率及意外脱管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期间机械通气的患儿214例不分年龄及病种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2例,对照组102例。试验组使用留置针专用敷贴进行辅助固定,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比较2组患儿面部皮肤破损、更换胶布频率和意外脱管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面部皮肤破损、重新固定导管频率及脱管率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来源:中国临床新医学 发布日期:2015-05-3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心脏术后转入ICU行机械通气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丙泊酚组35例。以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根据镇静目标对镇静、镇痛药物作剂量调节。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下降、躁动或谵妄、心动过
-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临床特征与病原学分析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5-29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呼吸道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分枝杆菌肺病的认识。方法采集2014年1-3月ICU 7例长期机械通气有发热等疑似感染患者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和接种培养,培养阳性的菌株采用GenoType MTBDR plus、Genotype CM和Genotype AS探针法以及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7例患
-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过滤器更换时间的研究
来源:中国消毒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5-28
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BF)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亲水型BF组每组各20例与复合型BF组每组各20例。在患者机械通气开始时,将BF连接在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螺纹管Y形管接头之间;在患者机械通气后的第1~5 d,每天对两组患者BF滤过膜的呼吸机侧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亲水型BF组细菌培养阳性率第1 d均为0,第2、3、4、5 d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0%、75%、100%和100%
-
机械通气对COPD患者骨骼肌基因及泛素系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内蒙古大学 发布日期:2015-05-2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通过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呼吸泵衰竭,以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预后提供新思路。研究对象:收集经系统检查确诊为AECOPD的患者共16例。排除NPPV禁忌证,随机分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10例,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每天通气时间大于14h,以夜间治疗为主。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