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的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5-12-10
目的观察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机械通气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干预,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口腔护理、保持气管插管适当位置、适度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正确进行气管内吸引操作、加强呼吸道湿化和温化、预防感染、拔管前后的护理。结果经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好49例(98.00
-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道病原学特点分析
来源:儿科药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12-10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机械通气患儿的基础疾病与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机械通气患儿107例,收集深部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患儿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预后等资料,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变化及药敏特点。结果:107例患儿共检出菌株总数为2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2株(69.1%),以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
-
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撤机的临床分析
来源:黑龙江医药 发布日期:2015-12-10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指导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分为:甲组(n=68,3-4分撤机)、乙组(n=68,5-6分撤机)、丙组(n=64,传统方式撤机)。对3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予以观察比较。结果:乙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明显低于甲组、丙组(P<0.05
-
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5-12-10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行机械通气新生儿,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取密闭式吸痰,对照组给予开放性吸痰,对比分析2组患儿Sp O2、MAP、HR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p O2、MAP、H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
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的影响研究
来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发布日期:2015-12-10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两组均给予祛痰平喘、抗感染、皮质激素、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有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和护理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发布日期:2015-12-10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入科时间的单双日分组,单日为观察组50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双日为对照组50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未行胃肠减压。观察两组呛咳、误吸、X线胸片改变和痰培养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患
-
综合肠道刺激方案对住院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
来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发布日期:2015-12-08
目的:对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预防性实施综合肠道刺激,观察其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综合肠道刺激.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胃泌素水平及腹腔内压力,对两组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急性胃损伤分级.结果:干预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2.0%(16/50),显著
-
集束干预策略在儿童机械通气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来源:安徽医药 发布日期:2015-12-08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缩短镇静镇痛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谵妄发生率、减少认知损害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134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ABCDE Bundle)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VAP和谵妄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随访出院3个月
-
微量注射泵联合碳酸氢钠液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
来源:辽宁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12-08
目的探讨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予以微量注射泵推注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和微量注射泵推注氯化钠持续气道湿化,疗程7天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痰液粘稠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联合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能够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提高气道湿化度,且简化了护理工作程序,准确控制流速,保
-
机械通气撤机时患者心理感受与护理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 发布日期:2015-12-05
为有效增加机械通气撤机的成功率,进而减少患者痛苦。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及报道,从机械通气撤机时患者的心理感受与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以期能通过加强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及护理措施有效增加撤机成功率,进而真正达到机械通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