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气管插管结合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探究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18-05-20
目的探究早期气管插管结合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插管结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气管插管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呼吸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分压(83.44±15.08)mm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37.52
-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的应用进展
来源:护理与康复 发布日期:2018-05-20
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各种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重要手段[1]。机械通气可以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呼吸做功,但是也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气道损伤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2]。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开始,就应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脱机做准备。有效的无创辅助呼吸支持是成功早期撤离机械通气的重要保障。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eated
-
动态肺部超声监测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拔管期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西部医学 发布日期:2018-05-20
目的探讨采用动态肺部超声监测早产儿(<34孕周)机械通气治疗围拔管期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7月125例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0.05)。结论连续动态肺部超声监测能评估<34孕周早产儿肺部病变的进程,可辅助机械通气量和拔管时机的选择、指导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药物剂量应用于拔管,并能提高拔管成功率,降低拔管中和拔管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
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比较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8-05-18
目的对比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6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分析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的血气情况以及撤机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讨论价值(P<0.0
-
机械通气治疗中枢神经源性过度呼吸的应用策略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 发布日期:2018-05-18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源性过度呼吸患者给予早期和延迟应用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经过机械通气治疗的中枢性神经源性呼吸过快的患者,筛选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和延迟机械通气治疗组,通过观察临床指标,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组在72 h内的PO2、LAC、浅快呼吸指数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延迟机械通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机械通气治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8-05-18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肌、通气功能及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消失,发射障碍明显改善,反射有力。机械通气平均时间为(26.84±2.53)d;气管套平均留置时间为(35.29±3.45)d。进行1-2个月随访,患
-
舒适护理在R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8-05-16
气管插管作为RICU危急重症患者的常见治疗举措,患者由于特殊治疗环境需呼吸机辅助呼吸,除受病因困扰外,还承受心理与生理层面诸多不适,尤其是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在长期治疗期间极易产生负性情绪。而舒适护理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因此在护理方面就更需要舒适护理的介入。1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根据R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清醒患
-
眼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机械通气并发顽固性呃逆23例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发布日期:2018-05-16
笔者选取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本院收住的46例机械通气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眼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入组标准:患者入住ICU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或者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并出现呃逆,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呃逆的诊断标准[1];患者进行氯丙嗪针或胃复安针肌注治疗后,呃逆无缓解,为顽固性呃逆;患者年龄范围在18~90岁;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
-
老年肌少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来源:承德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8-05-16
肌少症是一种渐进性的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和功能下降,伴随躯体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风险增加的一种临床综合症[1],主要与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新陈代谢率下降,以及长期的营养摄入与运动不足导致机体肌肉蛋白的合成减少有关。当肌肉丢失30%,患者会出现咳痰无力、呼吸功能下降,从而增加肺部感染和机械通气的机率,当肌肉丢失40%,患者感染死亡的风险将会增加[2]。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符合老年肌少症患者的生理状
-
对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发布日期:2018-05-15
目的:探究对在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这100例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比照组和研究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对比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入住ICU的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