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性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国际护理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0-06-08
目的探究全面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护理组和全面干预组各65例。一般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全面干预组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APACHEⅡ、护理质量评分和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家属满意度情况。
-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出气管插管序贯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发布日期:2020-06-05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出气管插管序贯性护理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机械通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序贯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痰液黏稠度、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均优
-
赋能心理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睡眠状况的影响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0-06-04
目的:对机械通气患者开展赋能心理模式干预模式,分析该种模式对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状况的影响,旨在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某院ICU接受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赋能心理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后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检查量表(PCL-17)、医院焦
-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人机同步性以及膈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0-06-02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人机同步性以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18只新西兰大白兔,盐酸吸入法复制ARDS模型,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Hg认为造模成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容量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和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组(NAVA组)。目标潮气量(VT)初设设置为6 ml/kg,最佳氧合法选择呼气末正压(PEE
-
在ICU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经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来源:当代医药论丛 发布日期:2020-06-01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经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6例经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2月起,该医院的ICU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经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护理。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该医院ICU收治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
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06-01
目的观察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照建档顺序分为无缝链接组与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无缝链接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无缝链接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常规组,吸痰次数少于常规组(P<0.05)。护理1周后,两组的GCQ评分均升高,且无缝链接组高于
-
集束化护理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发布日期:2020-06-0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完全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
-
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真实体验研究的Meta整合
来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20-06-01
目的系统评价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Ovid、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9年10月至2019年10月。由2名评价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
-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气囊管理的护理研究进展
来源:现代医药卫生 发布日期:2020-05-30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而建立的有效人工气道,但接受机械通气48h后的患者所并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医院内感染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有研究表明,气囊内压力低时导致气囊上滞留物渗漏是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主要原因[2]。因此,有效的气囊管理至关重要。现将气囊重要性、气囊种类及材
-
咪达唑仑在PICU机械通气危重患儿镇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20-05-28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机械通气危重患儿镇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需要长时间镇静管理的PICU机械通气危重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进行镇静管理,试验组采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管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