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考与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3-09-05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形成,使成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推进区域内的工业合作。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的亮点,但仍然存在着行业结构同质化、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新的地域主义角度出发,就两地新能源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初探
来源: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发布日期:2023-08-30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汽车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应用也由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双碳目标倒逼、关键生产技术突破和产业政策护航三个宏观角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汽车产业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创新的必然选择。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凸显,加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护航,有助于产业稳步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
-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探究
来源:交通节能与环保 发布日期:2023-08-30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大势所趋。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磅礴发展但仍面临大量问题。本文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发展情况对比,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的困境,最后从产业视角下从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产业链结构和人才培育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
低碳产业政策如何驱动科技创新:工具、路径与机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例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3-08-17
支持低碳产业科技创新是我国低碳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为例,构建“工具—路径—机制”分析框架,研究低碳产业政策如何驱动科技创新,对发挥低碳产业政策的科技创新效应和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1)相较于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而言,省级政府侧重于运用环境型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链和创新主体发展。具体来看,供给型政策工具侧重于运用在研发阶段,环境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发布日期:2023-08-01
本文讨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存问题,包括市场竞争不充分、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不足以及售后服务和维修渠道不完善。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标准制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鼓励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和维修渠道建设等策略。
-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以比亚迪为例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发布日期:2023-07-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凭借其环保性、时尚性和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头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备受行业关注。论文以比亚迪为例,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对该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现存问题,旨在为该公司的营运资金管
-
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火灾危险特性及防控对策
来源:消防科学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3-07-15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完整的整车制造、电池及其他相关零部件和充装设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布局,总结了整车、锂离子电池、充装基础设施等设备设施在建设、生产、物流储存、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及防控难点。提出了大湾区防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潜在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对策。
-
多维度视角下新兴产业技术演化测度研究——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来源:情报杂志 发布日期:2023-07-07
[研究目的]对新兴产业技术演化特征进行测度,有助于透视新兴产业技术演进轨迹,进而为产业技术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从多维视角构建新兴产业技术演化测度框架。首先,对技术社群进行动态演化识别和可视化,揭示技术演进路径;其次,引入技术熵对技术演化状态进行分类和测度,明晰产业技术演化稳定性;再次,通过关键词-时序分析刻画知识元素演化轨迹,识别产业技术前沿;最后,以产业链视角分析产业技术结构,揭示技术发展
-
“河钢元素”如何抢抓“绿动”“新”未来?
来源:中国冶金报 发布日期:2023-07-06
7月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举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70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是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协同及其政策不确定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发布日期:2023-07-05
利用2015—2019年国家颁布的52条财政政策和89条技术政策,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财政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测度体系,实证分析两类政策之间的协同程度,及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间两类政策在制定时比较聚焦于关键目标,两类政策支持范围变动趋势一致;协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同可以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因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