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视域下的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方案探讨
来源:互联网周刊 发布日期:2023-07-20
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技术和知识更新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特点,给高校的传统专业培养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现有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学生存在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育部“互
-
标准必要专利管理原则与实践
来源:质量与市场 发布日期:2023-07-17
对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源流进行了梳理,对标准必要专利的概念、判定及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中的作用进行了剖析。梳理了标准必要专利纳入、披露和许可的基本原则及其实践现状,分析了其专利政策对我国电子信息
-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导学的实践研究
来源:学苑教育 发布日期:2023-07-2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当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进入到了多元化、科技化时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角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课程知识,提高学习品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也需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
MatLab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来源:大众科技 发布日期:2023-07-20
针对电气信息类课程定位水平高、难度大、研究性强的特点,结合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教学情况,文章提出MatLab仿真软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巩固其所学的专业课程
-
单层MoS<sub>2</sub>掺杂Au、 Ag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发布日期:2023-07-15
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可调的能带结构广泛应用于传感电子领域,如场效应晶体管、拉曼增强基底、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通过掺杂可以将材料改性进而提高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这将增强材料界面处的电荷
-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数字通信世界 发布日期:2023-07-20
在新世纪,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潮流,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将它应用到信息工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信息工程的整体
-
基于知识图谱的专业认知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以“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课程为例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发布日期:2023-07-21
认知与导学是专业导论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以信息的载体——数据与信号为主线,构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知识体系,并通过知识图谱呈现,以此作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导论”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围绕知识图谱
-
县域中职电子信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发布日期:2023-07-20
培养乡村高技能人才是县域中职职业教育实现高端发展、优化人才结构的必然选择。“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改革,利于电子信息专业全面融合地方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岗定课”“课证融合”“以赛促
-
最高奖励1000万元 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日期:2023-07-06
作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成都最坚实、最关键,并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推动万亿级产业再出发,成都今年来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今年初,成都市先后印发《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发布日期:2023-07-10
新工科建设是中原工学院推动内涵式发展的有力抓手。以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为践行新工科理念的有效载体,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局限性,通过学情分析及调研,提出进一步深化该课程改革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