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钙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鑫; 郎文娟; 王晓亮; 张伟
加工时间:2025-01-16
信息来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关键词:颅内动脉钙化;改良Woodcock钙化评分;血管内治疗;脑梗死
摘 要:目的 通过测算颅内大、中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动脉钙化(IAC)改良Woodcock钙化评分,推测其对血管内治疗和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2017年1月—2021年7月,因大或中等血管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接受机械取栓的患者,统计人口统计学和变量包括年龄、性别、NIHSS评分等。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确定症状性IAC与结局之间的相关性,使用与结局具有统计学显著相关性变量分析进行调整,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达53.6%(74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CT成像上可识别颅内血管钙化。同时发现病变血管同侧的改良Woodcock评分在预测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预后有一定的价值,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同侧钙化评分与改良Rankin评分(mRS)呈负相关(P=0.026)、使用球囊与Rankin呈正相关(P=0.035)。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高的患者,住院总费用、手术材料费用、植入支架的可能性越高,再通比例更低。结论 颅内动脉钙化评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低密度脂蛋白高的患者,住院总费用、手术材料费用、植入支架可能性更高,术后再通比例更低。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