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损害对伴心房颤动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功能转归的影响
关键词:脑白质损害;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心房颤动
摘 要:目的:探讨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WML)严重程度与伴心房颤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术后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就诊的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接受机械取栓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颅脑MRI或CT图像,分别采用Fazekas量表或van Swieten量表对WML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无/轻中度脑白质损害组、重度脑白质损害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脑白质损害严重程度与伴心房颤动急性大血管闭塞MT术后90 d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69例患者,无/轻中度WML组106例、重度WML组63例,86例MT术后90 d预后良好。重度WML组血脂异常史患有率、基线NIHSS评分高于无/轻中度WML组,MT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低于无/轻中度W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闭塞部位、基线NIHSS评分、基线SBP、sICH、重度WML与患者MT术后90 d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0.900,95%CI:0.844~0.961,P=0.002)、重度脑白质损害(OR=1.998,95%CI:1.023~3.092,P=0.043)为患者MT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基线影像学重度WML与伴心房颤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MT术后90 d不良结局显著增加相关。重度WML可能有助于预测伴心房颤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MT术后临床预后。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