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元治理模式探析——以美国“钢铁之河”国家遗产区为例
作者:张骁虎
加工时间:2025-01-16
信息来源:文化软实力研究
关键词:工业遗产;元治理;美国;“钢铁之河”国家遗产区
摘 要:工业遗产治理普遍采用科层制治理、市场化治理、社会化网络治理等基本治理模式,这些模式均存在治理失灵的风险。工业遗产治理需要超越传统模式,采取元治理策略,在元治理者的协调下,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模式实现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开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钢铁之河”国家遗产区以“钢铁之河”遗产公司为“元治理者”,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层次治理主体,构建治理伙伴关系网络,统筹治理目标的一致性,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模式,采用直接参与和间接影响的方式,构建起工业遗产元治理模式。在元治理模式指导下,“钢铁之河”国家遗产区通过工业遗址保护、交通设施建设、大众教育和宣传、经济和社区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治理措施,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美国“钢铁之河”国家遗产区元治理模式启发我国工业遗产治理需要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实际,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工业遗产元治理体系。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