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协同固化作用下石油污染土的粘温效应研究
作者:李敏; 于禾苗; 赵末炎; 张学超; 路通; 吴海铭 加工时间:2025-01-16 信息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工程再利用;粘温效应;粘滞系数;调控方法
摘 要:温度影响着土中石油污染物的赋存形态,是引发结构失稳和环境二次污染的关键因素,石油污染土粘温特性的合理调控是推进其工程再利用过程中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粘度指数改进剂协同无机材料进行石油污染土固化的处置方法,依托流变仪及改进的温控直剪蠕变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平台,从石油及石油污染土双重角度,分析粘度指数、粘滞系数和稠度指标随温度的演变规律,评价粘温效应,构建粘温特性调控方法。结果表明:石油及石油污染土的粘性状态均受温度影响显著,同污染浓度下石油污染土在20℃温差下的塑性指数变化率高达31.83%,且其在80℃下的粘滞系数较10℃的平均降低率为53.82%。粘度指数改进剂有助于增大石油粘度指数,改善石油温敏性。7%T614(乙丙共聚物)+7%T602HB(聚甲基丙烯酸酯)协同无机材料固化石油污染土相邻温度间粘滞系数和稠度指标变化率范围均在5%以内,且10~80℃温度下总体变化范围在10%以内。协同固化作用下的调控率(达85.42%)均高于单一固化方式的累加,粘度指数改进剂和无机材料在调控效能方面相辅相成,改进剂优化土中石油分布,解决石油对固化反应的干扰,提升吸附和固化反应充分性;无机材料固化优化土体结构,增强了改进剂与石油间的作用效果。粘度指数改进剂与无机材料的协同固化实现了石油污染土宽温域范围的调控,有助于提升其工程再利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