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1 篇
478084 篇
16320 篇
11773 篇
3942 篇
6548 篇
1254 篇
75673 篇
37947 篇
12176 篇
1667 篇
2870 篇
3423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国家发改委28日发布通知称,自2013年7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提高非居民用气价格,价格管理环节由出厂环节改为门站环节,其中增量气、存量气采取分别调整。调整后,全国天然气平均门站价格将从每立方米1.69元上升到1.95元。
此次价改对于改善进口气价格倒挂有显著效果,上游供应商将显著受益,供气意愿将得到提升,此前频发的“气荒”或成过去时。我国的天然气主要生产者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中石油产量更是占全国的70%左右。根据发改委通知,此次气价平均将上涨0.26元/立方米,其中涉及存量气1120亿立方米,平均涨幅为0.18元/吨。以70%计算,中石油产出大约占存量气中的784亿立方米,价改后中石油的利润增幅将超过140亿元,这还不包括增量气的部分。而与此同时,下游主要用气行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预计多个行业将面临洗牌。
非民用气价的上涨最直接的冲击将是下游天然气应用产业。涉及涨价的天然气下游主要包括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汽车等领域,预计化工、发电领域短期将受到明显冲击,而车用LNG用气成本也将上升,但供应增加有望缓解目前车用气严重不足的局面,长远来看对推动LNG汽车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传统天然气化工以生成尿素等化肥为主,考虑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改委此次调价特别将化肥用气价格涨幅限制在每立方米0.25元(其他领域为不高于每立方米0.4元)。此前化肥生产用气往往可以通过农用气得到农业补贴,但在工业用气大幅提价的情况下,主要供气商将更倾向于减少低价农用气供应而转向工业用气,预计化肥业所需天然气或可能会面临高价且紧缺的局面。
由于此次价改采用存量气、增量气分别定价,增量气价格的提升幅度远超过存量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增天然气消费,对天然气整体需求增速也将有所影响。但天然气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清洁可替代能源,政策支持力度不会改变,预计未来政府可能对部分应用领域推出更多补贴政策。
另外,管道天然气是LNG压缩工厂的主要气源,对于LNG汽车领域来讲,价改或许并不完全是坏消息。一方面,用气成本增加将给行业发展带来压力,汽车“油改气”成本将上升,按照车用气平均价格上涨0.4元/立方米计算,调价后价格相当于汽油价格的60%左右,仍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另一方面,终端涨价将提振上游供应的天然气量,从供需角度考虑,有利于下游加气站的快速发展和车用LNG的充足供应,同时涨价令部分用气行业面临不盈利甚至亏损局面,中上游企业发展LNG汽车的意愿可能反而将获提升,长期来看将有利于LNG汽车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此前天然气价格显著低于石油,目前多地盲目推进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项目,部分项目附加值较低,不利于引导天然气合理消费。此次价改有望促进企业节约利用天然气资源,进一步优化天然气应用行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