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9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飞信落幕,再次验证不持续创新就会被时代抛弃
若不是中国移动近日发布公告,宣布自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和飞信业务服务,可能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两个打领结的大嘴圆头,更没有人会在意它曾经在2016年改名为和飞信,曾提供多方视频、一对一音视频通话、中移飞厅、日程、福利中心、群发助手、发送短信、短信提醒等多项“贴心"功能。这说明尽管飞信App曾经收获5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过亿,但时代抛弃你的时候,真的是连一个招呼不会打。
即时通讯服务“飞信"系出名门,由中国移动于2007年推出,融合语音、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黄金期在2010年前后,当时语音通话和一毛钱一条的短信是主要的通讯手段,飞信分移动端和PC端,可免费发(或群发)短信给移动手机用户为主要卖点,迅速引爆市场,主要对手中国联通一时黯然垂泪。可惜好景不长,微信于2011年诞生后便“一骑绝尘",不要说飞信,连腾讯自己的QQ也一度偃旗息鼓。
对于飞信,作为过来人的笔者尚有记忆。飞信大热时笔者尚在读研,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老师与学院的指令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同学。群发短信发不起,手机操作也麻烦,因为当时智能手机尚未成熟,机械手机很多还不是全键盘,电脑端还能用的飞信就很方便,更不用说分组群发这一功能很实用,解放了很多高校班级干部和辅导员的双手。
免费这一点更是大杀器,拯救了无数热恋情侣的钱包。应当说,飞信的横空出世,背后一定也有高人,并且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一款以免费短信为核心功能的产品,在短信业务量下降的大趋势下,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革新般的倒逼。无奈占尽先发优势的飞信一手好牌并没有赢到最后,主要是缺乏根本性的创新,互联网思维缺失,没有主动拥抱当时已有苗头的智能手机时代,从而最终失去了在智能手机屏幕上自己本有可能占据的一席之地。
其次是用户体验的维护,基于java的软件运行的卡倒在其次,用飞信的人,当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漏发消息,从而每次群发短信的结尾都会附上“收到回复"四个字,而这一问题后续并无太大改观。最后是恰恰遇到了张小龙这样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对手,张小龙作为微信自始至今的产品负责人,微信这么多年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自身的某些特点,常做减法,慎做加法,不随便加商业广告,不轻易给外部接口,微信群最大容量迄今仍然是500人,连好友人数也帮用户严控。倘若没有张小龙的坚持,微信绝不会有今日的简洁与纯粹。更为要紧的是,微信单方面宕机造成的漏消息更是罕见,这一点是包括飞信在内,过往没有任何一款即时通讯App可以做到的。如同做人,能力大小另说,靠谱才是最要紧的品质。当然,基于微信这一平台而衍生出的公众号、小程序所提供的创业机会,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创新不易,守成更难。很多产品的成功与失败,本就充满偶然,移动互联网终端盛行的时代更是如此。网易的易信,蚂蚁的来往也是如此。即便产品再好,面世时点不对,也难以在客户的手机屏幕上出现自己的App,因为在互联网平台做不到前一二名的产品都难有机会,同类产品,客户至多安装两个。从这一角度看,作为曾经的老大,飞信的落幕尤为可惜。这也提醒了包括微信在内的互联网产品,巨头倒起来也并不费力,微信倘若不能一直保持创新活力,将来倒下怕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