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8 篇
13915 篇
478255 篇
16334 篇
11777 篇
3948 篇
6562 篇
1254 篇
75716 篇
38097 篇
12190 篇
1672 篇
2873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27 篇
3893 篇
5508 篇
2000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框架梳理-美债收益率分析框架系列(一)-东北证券
美国货币政策框架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前后经历了显著的变化,美联储货 币政策由稀缺准备金框架转向充足准备金框架。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 前,美联储采用稀缺准备金框架,将联邦基金市场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 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控短期利率,进而影响实体经济。银行 体系准备金被控制在最低规模,美联储通过小幅、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 调控短端利率,以维持市场利率在目标范围内。金融危机爆发后,短期 利率迅速降至零,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为营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买长期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等资产,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银行体系准备金供过于求,稀缺准备 金框架难以维持。在大量流动性涌入金融体系后,美联储开始对准备金 付息以控制利率,形成充足准备金框架。在该框架下,美联储通过设定 一系列政策利率,如超额准备金利率、隔夜逆回购利率等,来调控短端 利率,确保市场利率在目标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