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判断:国内煤炭产业的暗淡前景可能被氢能社会改变
加工时间:2020-11-26
信息来源:安邦经济信息
关键词:国内煤炭产业;氢能社会;
摘 要:
内 容:来自成本、价格、电量的多重挑战,正在使国内煤电企业经营陷入行业性困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火电行业整体亏损面超过50%。西北五省区煤电央企正是因整体亏损严重、负债高企,在国资委主导下进行了整合。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截至2018年底,甘肃19家煤电企业整体当年亏损25亿元,其中4家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200%。事实上,随着亏损态势不断蔓延,国内很多煤电企业需要长期靠母公司“输血"维持生存,甘肃并非个例。当前在煤电利用小时数同比降低、煤电售电价格整体走低,以及碳减排提速的背景下,动力煤价格持续回暖,煤电企业压力更是陡增。业内人士指出,煤电目前面临的诸多困境,除改革带来的阵痛外,也有自身原因,之前的发电集团“跑马圈地"时期,不上煤电项目是“等死",上了煤电项目是“找死",煤电过度建设造成的集体非理性竞争和产能过剩,仍值得反思。然而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一些煤炭资源大省仍然抱持着以煤电及其他煤炭相关产业链为主导方向的传统发展思路。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要指出的是,从中国能源消费转型和降低碳排放的长期目标来看,煤电行业的前景暗淡是长期结局。曾有分析称,如果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到2050年没有加装CCUS设备的煤电机组可能已失去市场空间,而现在新建的煤电机组其服役期限可能将延续到2060年以后。按照目前的减排目标,2030年之后,高碳排放的煤电很难说还有竞争力,届时可能都会成为负担。不过,涉煤产业也并非全然没有出路,按照安邦所倡导的“氢能社会"发展战略,如果能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储量来制氢,使煤炭产业链与氢能社会相连接,则有可能使得煤炭产业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