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与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梦文; 王荣荣; 王爱灵; 兰伟
加工时间:2024-03-26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工业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检测
摘 要:研究综述了黄曲霉毒素B1与赭曲霉毒素A的危害和检测方法,并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黄曲霉毒素B1主要污染花生、大米等,对肝脏和免疫系统具有高毒性,并有强致癌性。赭曲霉毒素A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对肾脏有毒害作用,并可能致癌。文中评估了色谱法、光谱法、生物传感器法在传统检测中的应用,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然而,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和分子识别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免疫分析的创新改进、光学和电化学的混合检测方法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检测技术的发展是解决这些挑战的潜在途径。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将不同检测方法结合起来,构建综合的检测系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性。同时,开发快速便携式检测设备、加强样品预处理和基准物质制备等方面的研究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