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3 篇
12122 篇
1645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8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5月25日,中共上海十届市委八次全会召开,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天,距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调研,对上海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正好过去一年。据了解,《意见》要解决的问题,聚焦在"由谁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摒弃,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都要大胆革除,一切束缚创新创业创造手脚的政府管理方式都要彻底改变。"何谓"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韩正解释说,一要具有全球影响力,二要聚焦科技创新,突出创新驱动发展,三要充分体现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意见》提出"两步走"规划:到2020年前,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到203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上海虽然集中有科研院所和智力分布,但上海经济的特点和上海城市的气质,并不是国内科技创新的领先城市,这一点深圳和北京都强于上海。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是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关键是要依靠创新人才,基础是要有良好创新生态环境,重要的是要有重大工程与项目支撑。"但在我们看来,上海市所提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概念的核心,似乎还是上海所熟悉的金融。2014年底,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在陆家嘴设立金融平台,看中的就是为海尔生态链的上下游企业和个人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在《意见》提出的人才政策中,最为市场热议和关注的是,创业人才拿到一定规模的风投基金可以直接落户。在我们看来,这个政策关注的核心还是创业人才可以拿到多少风投基金。上海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必然基于上海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比如,借助资本力量,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上海方面也表示,上海大量积聚的金融资源,以及正在推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目前上证所正在筹建"新兴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将要启动的"四新板"(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都是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一句话,上海的特长不是科技,而是金融。搞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也是金融的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