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中兴马恒:芯网云使能智能化转型

加工时间:2018-04-12 信息来源:通信世界网新闻
关键词:中兴;芯网云;智能化;物联网;
摘 要:
内 容:

4月12日,2018第二届中国信通业物联网大会在京召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平台马恒先生,演讲的主题是《芯网云使能智能化转型》。马恒先生对中兴在物联网领域所做的研究与与会嘉宾做了分享,同时还对中兴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诠释。马恒先生认为,未来的网络叫多样性网络,因为未来连接的场景是非常丰富的,同时结合行业内大数据、AI新的技术,把智慧化的数据智慧处理。

演讲全文如下:

马恒: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兴在物联网领域所做的事情。

正如前面赵总、陈总和极为领导专家介绍的一样,这已经是我们通信业第二届物联网大会,去年我也是进行了发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是我看到岁岁年年人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就是有老朋友和新朋友,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物联网还是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还是处于一个风口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背景,这个物联网产业,我们对这个产业的判断我们认为还是在巅峰期,还是处于一个风口,包括刚才也讲到的,五大行业趋势当中还是很排名靠前的。我们再看看国际上的一些形势吧,这些老牌的发展国家,无论是工业信息化和中国代表的新兴国家都把物联网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先看看日本作为一个指导强国,搞了一个再振兴的计划,以物联网为核心技术改造它的传统制造行业,使它制造行业在转型过程当中继续保持强有利的发展。另外像欧盟国家,德国做的工业4.0也是保持它工业强国的地位。在它后面的是欧盟,欧盟通过联盟的力量还保持竞争的优势和产业的繁荣。中国,作为物联网的两大巨头之一,中国和美国。中国政府的引导方面做了比较强力的部署,第一个就是我们说的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这个和德国工业4.0有异曲同工之处。另一方面,在近期的话,2020年我们工信部蓝图是建立物联网的连接,这是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另外工业和信息的老大,美国,它在2016年整个物联网的投入高达上千亿美元,在某些行业当中力争渗透率第一,取得局部的优势。这个东西可能三个力量相互促进发展:

第一,政府在做规范性的牵引。很多时候是我们政府在搭台。

第二,企业是以运营商为引领做技术的平台。

第三,我们的集成厂商、应用厂商充分的把这个行业落地。

中兴通讯作为一个传统通信行业的领头企业,在这个风口当中也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其实我们很早以前,物联网初期发端的时候,我们就积极介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09年温总理提到的改制中国,环保当中用一批新的技术提升我们的管理效率,当时处于封闭的状态,厂商自己去做,把产业的上下游都打通了,做了一系列工作。所以物联网的发展跟其他产业有类似的地方,不再是一家两家企业单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出现产业融合,在2015、2016年,以NB-IoT的兴起为代表的,中兴适时推出了二代平台,由封闭走向开放,就是平台+应用+终端设备通过一种整合的方式,集合各方的力量做这个工作,类似像车辆管理、表类的工作,也有几十万、上百万的用户做了一些实践和摸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单单开放一个东西还是不能适应产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集结各方的力量做生态圈的建设,因此3.0当中,一个在技术方面用云化一种新的技术,另外理念的话,我们采用开放共建生态圈的模式,以平台为核心,打通上下游,特别在智慧城市2.0向3.0的升级,包括我们各种综合应用集结在一起来做了一些实践工作,在这个实践工作中的话,我们的战略逐渐清晰,当中我们建一些平台、设施、技术共享,通过引入合作伙伴共建共享的方式把生态圈建设起来,大家一起分享发展成果。

我们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兴的新网联战略,为什么会聚焦在新网联?我们发现在物联网当中产业链很长,从终端、网络到平台,到应用,到客户这个体验方面的话产业链很长。每一个环节当中都有一些核心的技术和关键的点,这个当中可能还是遵从集约化的技术工件的特质,因此我们聚焦三个场景,就是我们终端的核心,芯片,通过芯片的智能化,芯片的低成本等等一些方面,是我们所谓的智能终端。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网络当中叫多样性网络,因为未来连接的场景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蜂窝网络以外,另外还有多种方式来支撑它。另外就是汇聚到云端,怎么让它智慧的能力发挥出来?让它数据深度的去加工,在云的基础上我们搭建了以信任平台为核心的终端平台,同时结合行业内大数据、AI新的技术,把我们智慧化的数据智慧处理,有一个真正强健的网络能够连起来。

我们再看看这个当中,中兴着力点重点做的事情,芯片是我们最核心创新的源泉,这方面中兴有为数不多的生产厂家,提供从低端到高端的芯片,主要解决低成本接入,支持NB-IOT这种接入方式,这款芯片我们是主打安全和全覆盖的支撑,当中前面的运营商介绍的一样,成本能做到几十元了,可以和非蜂窝的芯片进行竞争了。

另外就是中高速,未来我们在解决车联网,海量接入高移动性的方面,在当前配合,去年和今年EMTC试点,这是国内第一款支持EMTC和NB-IoT的芯片,这是业务的创新。

前面这两个可以说是从硬的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从硬的方面以外,我们还需要从软的层面对业界有些支持,因此我们做出了物联网的IOT的操作系统,在工业物联网方面,一个是为和谐号服务,验证它在高速运转下的安全性。在这个当中,我们还配合开发工具包,有了这个开发工具包,对于我们低门槛的第三方用户大大开放接入系统。

我们通过移动边缘计算的方式,使我们的定位能力能够更精确。另外在5G解决的三大场景方面,单量接入、单小区接入、时延方面,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的话,我们就可以为接入提供比较良好的保证。另外在网络的多样性方面,除了所谓传统的运营商的多网,类似像罗拉啊,也有网络接入方案,在这些接入当中的话,我们利用所谓网关的方式来源解决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转换,达到某些特殊场景的可靠性和所谓的低成本还有低时延这个特殊的要求。

在偏软的方面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物联网代表就是多场景、不同的需求,我们进行了网络切片,引入的类似智能化动态调度技术对网络进行切片,这样根据不同用户对网络侧不同需要,我们能够灵活的提供带宽,更好的服务我们网络和业务的创新。

另外在云方面的话,我们以3.0为核心,打造了物联网连接管理和使能管理平台,当中我们汇聚了5大功能,这5大功能,其实说白了,也是我们说的下接海量的终端,上面提供连接服务,以及横向打通。当中的一项,终端管理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接入海量的终端,另外要打通横向的话,就是把各种大数据、定位或者是人工智能,甚至区块链的技术投入开放接口,用水平集成的方式能够集成进来。

另外一个,我们平台的核心当中,我们是要打破各种应用的烟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进行数据的归一化,为数据的深加工提供更深的价值。另外怎么使运营商实现可管可控可信呢?就利用传统电信的网管来达到我们运营支撑系统,保证我们网络的可管可控,以及我们终端的可管可控,以及安全等等。另外我们认为有了这些能力还要挖掘它的价值,我们通过内嵌的方式或者集成的方式为我们合作伙伴进行端到端的服务。

我们说到平台,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应用的烟囱,这样在当中的话,我们上面也是有几十个应用,我们选取某一个应用的时候,无需要为某一个应用建立一个垂直,从上到下到平台管控、数据管控和垂直线,这样当中的话,我们有了数据管理平台以后的话,可以减少重复的开发工作量。

第二个,我们更多设备有了这个平台做数据基础,可以便于我们创新,就是我们这四种业务,水务、停车等等这些业务,我们因为数据共享以后,我们发现会生成一些新的业务,比如说园区管理,作为一个园区管委会,它可能对这些公共设施进行整体管理、统一监控和统一调配,用数据的方式打破了这个烟囱之后,我们很容易实现业务创新,实现组合型的业务。

刚才讲到是广度上,通过打破这种烟囱,拉直水平以后,可以管理更多的业务,进行更多的创新。在深度方面,平台这个东西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终端方面,我们给终端赋予的智能,在管理当中,帮助sim卡一系列管理,以及最上层在应用当中提供各种IPI的接口,这样未来终端厂家可以针对它终端的个性开发,他们可以更多进行他们业务运营,服务质量管控等等,更好的服务。而对于应用厂家的话,可以关注他们业务创新的过程,通过这个方式迅速打通行业垂直性。

另外一个,当前解决了所谓两大问题,水平扩展和垂直问题,未来我们物联网怎么盈利?当中我们还考虑了,华为的专家也介绍了,网络跟它价值的平方数成正比,其中蕴藏着数字化的过程,有了这个数字化以后,把数据汇集在一起,怎么让数据升值?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这里面一个就是大数据平台,一个是AI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和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当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增强学习等等一些算法,来对上层应用进行调用和简化他们的过程,这样挖掘更深层的,对一些行业快速的输入输出,还有一些人脸识别,包括我们终端的穿戴推荐比较好的策略,在终端的盒子会更好的服务于客户的习惯。

下面介绍的是重点我们网络平台当中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所做的事情,我们认为除了技术方面,在产业合作方面也要共同协作,为此我们成立了GIA我们这个产业联盟,已经有两百多个行业伙伴,已经覆盖了多个垂直行业应用落地和产业的发展。

这当中我们简单来回顾一下,有了我们这个兴云这个平台,能为我们行业伙伴带来什么东西呢?首先利用我们快速的操作系统和SPV开发工具,我们终端客户只需要关注自己业务,就可以快速的介入到网络当中。第二个我们建立了大量的开放实验室,通过这个开放实验室可以做验证的工作,同时可以利用我们非云资源,减少他初期的成本。

第二个,中兴在开拓海外市场当中,包括网络建设当中,包括和各个合作伙伴当中加入平台当中,大家可以共享蛋糕。我们在实验室做大部分认证测试的工作,避免我们现场手忙脚乱,最后的速度把设备部署到我们业务当中。

我们中兴做的开放共享的合作:

第一个,做了商机共享,加入我们GIA当中,大家可以多个项目,我们全球160多个客户,200多个项目的资源池供大家选择。

第二个,我们建立开放实验室,中兴在深圳、南京和上海建了自己的开放实验室,同时和三大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包括海外的运营商,有了这些实验室以后,我们在合作当中共享这些资源,最后的把我们产品进行验证,进行创新。

第三个,联合开发团队在做这个生态圈当中,专业团队在一起大家共同探讨方案,共同集成,共享做出面向客户适合当地需要的服务。

介绍了这么多,我们总结一下,中兴的新网络建设希望可以通过共建共赢的方式和各位合作伙伴一起推动行业发展,迎里我们下一轮浪潮。谢谢大家!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