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1 篇
13918 篇
478362 篇
16355 篇
11779 篇
3949 篇
6564 篇
1255 篇
75762 篇
38242 篇
12197 篇
1674 篇
2874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30 篇
3896 篇
5520 篇
交通部公安部排查整治网约车顺风车安全管理问题
在滴滴夜间停运引发热议的第三天,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安全管理。9月10日夜间,交通部官方微信号公开了上述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2018年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车辆和驾驶员。
这是乐清顺风车司机杀人案件引发舆论关注以来,官方措辞最为严厉、安全排查指令最为具体清晰的一次监管指示。对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提出五项要求,包括立即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加强网约车和顺风车司机背景审核,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维稳主体责任,健全投诉报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运营。
乐清顺风车案件发生后,8月26日交通部联合多部门对滴滴进行约谈,此后各地约谈陆续展开,全国已有超过15个城市交通主管部门对滴滴进行约谈,约谈名单逐渐扩及其他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在此前的约谈中,各地都提出要求滴滴等平台加快清退不合规车辆人员,运营数据实时、全量、真实接入网约车监管平台,杜绝以顺风车名义组织非法网约车的经营。
“紧急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运营行为,并自发布当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国开展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行动分三阶段推进。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对违规平台处罚力度,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执法全过程记录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等。
打击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经营专项整治具体包括三阶段,分别以9月30日、11月30日、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设置安排部署、集中整治和总结巩固三阶段,并要求2019年1月15日前将辖区内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汇总上报。
“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对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开展联合安全大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督促整改,存在违法违规的依法处置。滴滴等平台公司要全面开展安全隐患自查整改,要求整改完成前无限期停止顺风车业务。
9月5日起,交通部等十部委已正式开启针对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安全专项检查,十部门联合检查组9月5日起进驻滴滴等主要平台公司,各地监管部门亦派驻工作组进驻区域性网约车顺风车平台。
“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监管部门加强对网约车、顺风车平台驾驶员背景核查,确保网约车驾驶员符合《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顺风车也需参照出租车驾驶员要求,一律开展背景审核,并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不符合条件车辆和驾驶员的全面清退。
这意味着,网约车、顺风车司机管理将全面对标出租车。2012年4月1日实施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要求出租车驾驶员需考取从业资格证,并经管理机构从业资格注册后才可进行相关运营。其中注册资格有效期为3年,并要求对司机开展继续教育。
“紧急通知"还要求各地严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维稳主体责任,并对主体责任提出十分细致具体的要求,具体要求直接指向郑州、乐清两次顺风车事件暴露出的人车不符、路线偏移、顺风车从事非法网约车经营、顺风车社交属性、客服投诉机制响应不畅等问题;针对乐清事件司机前日遭举报却正常派单情况,具体要求建立投诉冻结机制。
具体包括:不得向未经背景核查的驾驶员派单,派单前需经人脸识别确保人车一致;利用大数据,对路线行驶偏移、不合理长时间停留等风险进行预警并及时处置;限制顺风车接单数量,防止从事非法网约车经营;实行随机派单机制,禁止驾驶员挑选乘客;要建立投诉冻结机制,投诉未查处不得派单;要加强乘客信息保护,关闭顺风车平台社交功能,防止泄露乘客个人隐私;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公司在网约车显著位置粘贴专用标志,车窗透光率要符合出租汽车要求,运行期间不得开启儿童锁;定期随机抽查线下运营车辆及驾驶员,防止“修牌改号"“冒名顶替"等问题。
“紧急要求"要求健全完善投诉报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乐清顺风车事件中暴露平台公司投诉报警机制不完善,及与警方多项联动不畅问题。受害者未在遭遇险情第一时间报警而是求助朋友,警方在接到报警后多次向客服所要车辆信息未果,一键报警机制局限于双方意愿和警力问题迟迟未实现,类似问题延误了案件侦破速度。
在这一项中,交通部对平台公司提出,要加强对乘客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醒,包括APP启动首页设置安全提示,并在显著位置设置“一键报警"按钮,设置专门的24小时安全应急团队,在接到预警后第一时间甄别处置,视情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在平台数据接入上,通知要求,“相关平台公司要依法向公安机关提供技术接口、实时推送平台司机、车辆注册数据及车辆位置、行驶轨迹、乘客信息等数据"。并指出,“对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拒绝提供技术支持的平台公司及相关人员,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此外,交通部还对各地公安机关、交通主管部门提出,要通过门户网站或开通投诉电话等方式主动接受并快速核查涉及网约车顺风车各类投诉,同时要和相关平台公司要建立违法犯罪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后,要组织警力快速反应、有效处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平台公司要全力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
在最强力整治通知发布之前,滴滴于2018年9月8日23点至9月15日凌晨5点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暂停提供深夜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拼车、专车、豪华车服务。安全方面开始升级“一键报警"功能,并全程录音。(详见《滴滴将试运营全程录音 出租车、网约车等暂停深夜服务一周》)
滴滴停止夜间服务之后,夜间打车难问题再次引发讨论,一些媒体报道称出租车开始出现随意加价问题,而非法运营的“黑车"卷土重来。财新记者在北京11点之后尝试通过滴滴之外的网约车平台呼叫出租车失败。目前,滴滴出行在网约车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