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ICU择期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谵妄及血清IL-6、NLR的影响
作者:郑梓均; 罗醒政; 古伟光; 魏祖健
加工时间:2024-12-21
信息来源: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丙泊酚;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
摘 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ICU择期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谵妄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于中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的102例ICU择期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与丙泊酚组(B组),各51例。两组均接受镇痛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右美托咪啶1.0μg/kg微量泵静脉输注10 min后以0.6μg/kg/h的维持输注;B组给予丙泊酚1.0~3.0 mg/kg/h维持。比较两组镇静效果、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清IL-6、NLR水平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术后3 d谵妄发生率、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心率减慢事件、呼吸抑制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目标镇静水平达标率、补充镇静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3时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点两组MAP均下降,HR均升高,且A组水平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血清IL-6、NL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各时点两组血清IL-6、NLR均下降,且A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谵妄发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B组,ICU滞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心率减慢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啶应用于ICU择期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对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减轻炎症反应。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