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红霞
加工时间:2023-01-15
信息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关键词: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失败;早产;体质量;并发症
摘 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旨在优化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83例PPHN患儿资料,患儿资料完整,统计患儿治疗72 h后机械通气治疗失败情况;采集患儿基线资料,包括性别、早产、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母亲剖宫产、母亲羊水污染、并发症、出生时体质量及治疗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血钙、肺动脉压和母亲年龄、机械通气时间等;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PPHN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72 h后,83例PPHN患儿经机械通气治疗失败23例,失败率为27.71%。初步比较机械通气治疗失败及成功患儿基线资料后,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行单因素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未应用PS、合并并发症、低出生体质量、高PaCO2是PPHN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OR>1,均P<0.05)。结论 早产、未应用PS、合并并发症、低出生体质量、高PaCO2的PPHN患儿较其他患儿更容易发生机械通气治疗失败,临床应据此针对性给予PPHN患儿合理干预,以改善患儿预后。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