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0 篇
13897 篇
477392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1 篇
1243 篇
75482 篇
37481 篇
12122 篇
1648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70 篇
4900 篇
3858 篇
5414 篇
旧改加速推进 市场化融资渠道能否打通?
稳增长压力日增的情况下,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这一任务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即已明确,但在市场上仍引发积极反应,甚至将其与上一轮稳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棚改并列。但研究人士普遍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公益性较强,难以产生足够的经营性收入,引入金融支持的难度很大。能否在短期内解决旧改融资机制问题,成为制约其进度的重要因素。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旧改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除了安排中央补助资金,还要鼓励金融机构和地方积极探索,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住建部副部长黄艳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未来将采取“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市场化融资需有两个前提:一是机制必须要可持续,运用金融支持的方式,不能只投入转不起来;二是风险的防范,要防止增加地方债务。在这两个前提下,可以探索怎样引入专业化、市场化公司来运作。
“市场化融资手段背后需要有优质的未来现金流作为支撑,"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对财新记者表示,有未来现金流的旧改项目,可以通过项目公司发债或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融资。目前也不排除央行将PSL投向扩大到旧改领域,但后续还款仍然需要城投平台的发债支持仍然需要配套收益类项目来平衡资金。
明明认为,相比棚改,旧改的融资难度较大。棚改项目融资有财政支出、商业银行贷款、开发性金融、公积金贷款、债券、股权、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以及PPP等多种模式,一方面是政策支持、打开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棚改本身具有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作为现金流保证。而旧改,除了物业管理、停车位、充电桩、广告投放等具有一定的收益能力,主要项目内容都难见现金流,融资难度较大。
根据黄艳的介绍,旧改分为三类:一是基本的配套设施,比如居民生活直接关系的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以及垃圾分类、北方供暖设施以及装电梯等;二是提升类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地方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务类内容,包括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设施。按这一分类,只有完善公共服务类项目和极少量提升类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现金流。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老旧小区改造融资很难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配套的方式,财政资金大概率会成为其资金的主要来源。
这也与此前的实践相吻合。河北省自2018年起实施全省老旧小区改造三年总任务,根据其改造方案,共需改造资金129.6亿元,其中市政专营单位可筹集约6.5亿元,主要承担水、电、气、暖、信地下管网改造、线路整理等直接投资并获取收益;小区原产权单位可筹集约5.2亿元,主要承担“三供一业"分离小区改造;居民个人筹集约5.6亿元,;其余112.3亿元由市、县两级财政筹集。
北京的旧改中,楼本体和基础生活设施等基础类项目,也多由市、区两级财政分担,少量由产权单位和专门单位筹集;养老服务、停车位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等自选类项目,可由居民出资或通过PPP等形式共同筹集所需资金,通过招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施受益者付费机制。
问题在于,在减税降费加剧财政收支压力、严控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大背景下,地方能否筹措到足够的资金。
黄艳承认,过去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对引入金融支持考虑不多。但她同时称,金融支持的路可以打通,原因在于大量的居民需求尚未得到充分供给,比如养老服务、助餐、放开二胎后的抚幼、家政等。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之后,通过完善设施可以增加这些服务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