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重塑数字健康服务模式
全球已迈进数字化发展快车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也驱动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向数字健康发展阶段迈进,驱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林认为,数字健康作为“十四五"的“新基建",能以赋能的方式加速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促进健康服务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但在数字健康迈向数“智"化新阶段,仍面临一些发展问题,李林解释称,“一是安全隐私问题,卫生健康信息隐私的保护难题尚待解决;二是标准协同问题,数据仍呈现碎片化、孤岛化态势;三是公平可及问题,健康信息互联共享、医疗健康资源配置还不均衡;四是应用场景问题,数字技术和医疗健康的融合渗透,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多领域数字化医疗应用场景亟待进一步挖掘。"
对此,李林提出四方面建议。
第一,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安全保护,提升前瞻治理能力。在现有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国家针对数字健康出台监管政策,完善数字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由医疗健康行业主管部门和信息技术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部门联席会议,联防联控、协同监管,解决职能交叉、监管信息不对称和不共享等问题,并对网络安全、信息系统等事项展开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查促建、以查促管、以查促防、以查促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第二,以平台为载体,加强开放共享,提升协作互通能力。持续建设并扩充数字健康标准体系,遵循国家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充分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基层卫生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评价标准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依托统一的区域平台,汇聚形成临床诊疗、健康管理等领域全生命周期的居民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和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数据,通过数字化手段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定向信息托管、应用系统、数据接口等服务。同时,制定医疗健康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稳步推动医疗健康大数据安全、有序地分级开放与访问。
第三,以服务为导向,加强挖掘利用,提升普惠民生能力。通过全民健康数字化工程,着力打造集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健康咨询服务、就医问诊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全民健康公共服务平台。聚焦全民化、老龄化等受众群体,通过门户网站、移动应用等多种方式,提供家庭医生、医疗资源预约、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等便民惠民的业务协同服务,实现医联体/医共体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打造、拓展、延伸、做实医疗卫生机构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能力。
第四,以生态为引领,加强汇聚融合,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枢纽城市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溢出优势,联合构建医疗机构、创新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产业生态和头部企业引领的产业梯队。围绕国家战略要求、民生诉求、市场需求,积极研发高端医学影像及诊疗设备、智能医学检验及诊断产品,大力推广智慧医疗、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新模式。在慢病治疗、新药研发、信息服务等领域推进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提升临床数据挖掘分析水平,以大数据分析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临床决策、新药研发等领域应用,促进数字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