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不同林龄乌柳林的水分利用策略
作者:杨德福;魏登贤;赵雪彬;刘丽颖;贾志清;朱雅娟;李虹
作者单位:青海省治沙试验站,青海省共和县沙珠玉乡,青海共和81300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关键词:水分来源;水分利用效率;稳定氢同位素比率;稳定氧同位素比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摘 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共和盆地不同林龄(5、9、25 a)乌柳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δ18O值,分析它们是否随林龄变化而选择性地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并通过测定不同林龄乌柳叶片的δ13C值,分析比较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5 a乌柳主要利用源自降雨的10~50 cm深处的浅层土壤水分,9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20 cm和地下水补充的30~50、1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25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10~20 cm和地下水补充的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3个林龄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5 a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9 a和25 a乌柳,9 a和25 a乌柳水分利用效率类似.水分利用策略的分析结果表明:9~25 a乌柳处于稳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