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1 篇
478084 篇
16320 篇
11773 篇
3942 篇
6548 篇
1254 篇
75673 篇
37947 篇
12175 篇
1667 篇
2870 篇
3423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集中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00余名,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黑市场”6300余个。”记者从公安部获悉,6月1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全国公安机关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集中宣传活动是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公安部此次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活动在全国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27个省会城市同步举行。
近年来,公安机关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案件的侦办力度,有效遏制了食品安全犯罪高发势头,有力维护了群众餐桌安全。据统计,2011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办各类食品安全案件1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自今年1月25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重拳出击、重典治乱,通力合作,健全机制,集中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00余名,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黑市场”6300余个。
此次集中宣传活动公布了公安机关查缴的假劣食用油、肉制品、调味品、保健品、酒水饮料、副食品等各类假劣食品及非法添加物质950余种、15万余件,现场发放宣传材料15万份,参与群众近10万名。活动通过实物陈列、照片展览、视频播放、现场答疑等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提升群众的识假辨假能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犯罪线索,进一步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工作的良好局面。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犯罪问题,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分阶段、分步骤持续开展以打击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和食品源头犯罪等多发、易发犯罪为重点的多轮次集中打击行动,组织开展了打击肉制品犯罪和打击乳制品犯罪的破案会战,突出打击各类假羊肉、注水肉、病死肉、毒凤爪、假劣乳粉等。对媒体曝光的“毒生姜”、“洋奶粉”、“毒皮蛋”等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问题,第一时间部署地方公安机关快侦快破。其间,公安部先后召开视频调度会、重点地区推进会、重大案件协调会20余次,挂牌督办并及时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重大案件248起,派出8个工作组赴16个省区市实地督导,强力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
“要不断深化警民合作,大力实施群防群治,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夯实筑牢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强调。他指出,同时,也要积极依托食品行业协会、风险评估机构等组织单位,动态掌握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及早发现苗头,着力消除隐患。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持续不断打击整治,近年来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但一些重点领域违法犯罪仍极易反弹,新的问题还可能不断出现,打击整治任务依然繁重艰巨。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着力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