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应用VSD动态酸化模型确定区域酸沉降控制目标研究
作者:赵和春;谢绍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加工时间:2014-04-15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关键词:酸沉降;区域控制目标;VSD;累积频率分布
摘 要:为了控制区域酸沉降污染,需要制定科学的区域大气酸沉降控制目标.本研究建立了应用VSD动态模型的多点位模拟和累积频率分布曲线统计方法,通过模拟各酸沉降情景下某一目标年区域内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确定其酸沉降控制目标.将此方法应用于广州-东莞-惠州地区,在现场测量区域内25点位土壤特征的基础上,应用VSD模型模拟各点位土壤特征对酸沉降的响应,再将模拟结果绘制成累积频率分布曲线,据此确定该区域酸沉降控制目标.结果表明,单独控制S沉降时,若使得该区域生态保护率达到80%,则短期和长期S沉降的控制目标分别为7.68~12g/(m2·a)和10.24~16g/(m2·a);若生态保护率为95%,短期和长期S沉降控制目标分别为5.12~8g/(m2·a)和7.68~12g/(m2·a).同时控制S和BC沉降时,若生态保护率为80%,当BC沉降为6.4~12.8g/(m2·a)时,短期和长期S的控制目标分别为2.56~4g/(m2·a)和5.12~8g/(m2·a);当BC沉降为4.8~9.6g/(m2·a)时,S的控制目标为2.56~4g/(m2·a).若生态保护率为95%,当BC沉降为6.4~12.8g/(m2·a)时,短期和长期S的控制目标分别为0.64~1g/(m2·a)和5.12~8g/(m2·a);当BC沉降为4.8~9.6g/(m2·a)时,短期和长期S的控制目标分别为0.64~1 g/(m2·a)和2.56~4g/(m2·a);当BC沉降量降至2~4g/(m2·a),则80%和95%生态保护率下的S控制目标均为0·64~1 g/(m2·a).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