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移动度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需求及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
作者:尹莉; 葛辉玉; 王斯宇; 李元子; 郭树彬; 张谱; 郭瑞君
加工时间:2024-03-26
信息来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关键词:超声检查;膈肌移动度;重症肺炎;机械通气;预测价值
摘 要:目的 探讨膈肌移动度(DE)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IMV)需求及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53例成年重症肺炎患者,入院12 h内均行膈肌超声检查获得DE,根据住院期间是否行IMV分为机械通气组(MV组)16例和无机械通气组(NMV组)37例;根据入院30 d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28例。比较MV组与NMV组、死亡组与存活组DE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E预测重症肺炎患者IMV需求及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结果 MV组DE低于NMV组[(1.15±0.60)cm vs.(1.67±0.79)cm];死亡组DE低于存活组[(1.07±0.59)cm vs.(1.91±0.70)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E预测重症肺炎患者IMV需求的截断值为1.28 cm,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67.7%,曲线下面积为0.694(95%可信区间:0.547~0.841);DE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风险的截断值为1.21 cm,灵敏度为68.0%,特异度为82.1%,曲线下面积为0.816(95%可信区间:0.702~0.931)。结论 DE对重症肺炎患者IMV需求和死亡风险均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