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造林措施;林龄;宁夏六盘山
摘 要:研究造林措施和林龄对宁夏六盘山南部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各坡向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其对造林干扰的敏感程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在阳坡半阳坡,造林10年后的幼龄林0~ 4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96.33 t·hm-2)仍低于灌丛(122.12 t·hm-2),造林20年后的中龄林(189.27 t·hm-2)已高于灌丛,说明土壤碳库已得到恢复;在阴坡半阴坡,幼龄林和中龄林的土壤碳密度分别为192.37和222.03 t hm-2,均低于天然次生林(256.64 t·hm-2),说明造林20年后土壤碳库仍未恢复;阳坡半阳坡林地在造林后第8年0~45 cm土层有机碳含量降至最低,相对阳坡灌丛(32.13 g·kg-1)的降幅为3.72 g·kg-1,需在造林后第16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的灌丛水平;阴坡半阴坡林地在造林后第16年降至最低,相对阴坡次生林(66.30 g·kg-1)的降幅为22.77 g·kg-1,需在造林后第32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次生林水平;阴坡造林后,其土壤有机碳比阳坡损失量大,损失期长,恢复较慢,但阴坡土壤碳库的绝对值在任何林龄阶段都高于阳坡,说明阴坡森林土壤的碳储存能力高于阳坡;在阳坡半阳坡灌丛采用扰动较弱的稀植造林时,造林后第10年0 ~45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1.05 g·kg-1,虽仍低于灌丛(35.55 g·kg-1),但却远高于扰动较强的全面整地后常规密度造林(23.17 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