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0 篇
13897 篇
477392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1 篇
1243 篇
75482 篇
37481 篇
12122 篇
1648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70 篇
4900 篇
3858 篇
5414 篇
中国汽车销量加速下滑 政府明确“不救市"
5月中国汽车销量继续下滑,同比降幅扩大至16.4%。乘用车降幅大于汽车总体,为17.4%。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6月12日发布上述数据。
汽车市场下滑时体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明显特征。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德系车和日系车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分别从去年的20.9%和17.3%提高至23.3%和21.3%。
中国本土品牌、法系车、美系车则节节败退。5月,中国本土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8%,市场份额跌至36.2%。
中汽协认为,汽车销量不断下滑是多重因素导致的。除宏观经济影响外,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带来消极影响。
国六是指《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由原国家环保部于2016年12月发布,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为两个阶段,计划全国实施时间原本分别为2020年7月1日和2023年7月1日。
迫于环保压力,从中央到地方均有意愿提前实施。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此后,多个地区宣布提前实施国六,并且直接实施国六b。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称,7月1日国六正式实施前如何排产让汽车企业头疼,“按照此前计划比例生产国五车,现在只能打折促销,有的甚至已经六折甩卖;提前生产国六车型也面临积压困境,消费者仍在观望想看看国六车型的表现。企业左右为难。"
不愿具名的汽车企业人士曾告诉财新记者,国六标准实施时间比较仓促,而且是部分地区提前实施,企业事先难以测算国五和国六车型具体比例。2019年以来汽车销量不断下滑,下滑幅度也超出了企业预期。而汽车企业年初排产计划已定,很难调整。
中国汽车市场在2018年遭遇28年来首次负增长,从今年年初开始,行业内期盼政府再次救市。主管部门也曾释放积极信号。
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提出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更新、报废更新,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等措施。
4月11日,国家发改委内部下发《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这份意见稿提出,增加限购城市汽车指标供应,农村居民购买特定车型可享购置税减半优惠等。
师建华表示,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消费者,均在期待相关具体措施落地。但最终期待落空。
6月6日,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其主要框架与上述国家发改委促销费征求意见稿相同,但具体措施力度大大降低。
以汽车限购为例,原征求意见稿要求限购城市增加指标供应,2019年增加50%,2020年翻倍。这一要求在正式文件中被取消。业界期待的“汽车下乡"从购置税减半,也改为有条件的地方可出台鼓励措施。
师建华认为,国家主管部门的意图明显,就是不再“救市"。他表示,政府救市也不利于行业发展。此前出台的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只是透支部分市场需求,增加波动,无异于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