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价格战加速行业洗牌 中国光伏须以技术创新穿越周期
“产能大扩张"“价格战"“行业洗牌"等关键字成为光伏行业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多位元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随著大批资金涌入推动产能扩张,光伏行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正面临新一轮洗牌的“阵痛期",一些企业可能将被淘汰出局。尤其是近期矽片、元件等价格已纷纷跌至成本线,甚至还出现了“恶意价格战"现象,行业竞争更加剧烈。
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光伏行业长期发展的增长逻辑不变。一些落后的技术和产能通过市场竞争加速出清是必然的,也更有益于行业的整体进步。
面对当前的行业形势,某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行业竞争洗牌期企业更应该投入研发,用技术布局穿越周期。“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没有技术竞争,是侵害行业发展,不可持续的行为。"
光伏电站大规模开工
“去年元件价格太高,很多光伏电站专案都没有启动,但今年价格持续下降,项目都动起来了。"某电站施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李成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由于今年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在降价,所在的光伏电站施工企业,今年整体工期都很紧张。
这只是今年光伏装机的一个缩影。国家能源局10月30日新闻发布会的资料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万千瓦,同比增长145%。
但在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光伏产品的价格却在下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协会11月8日晚间发布的矽料价格显示,本周N型矽料成交价区间在7.0万元/吨-7.8万元/吨,成交均价7.39万元/吨,环比下跌1.73%。仍呈下降趋势,但相比前两周,已经有所收窄。
“客户需求明显少了。"一家矽料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个下游开工不足,观望情绪比较严重。
“从矽片到元件,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目前都已经出现开工不足的情况了。"一家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光伏产业链的开工不足也让一些辅材企业感受了“寒意"。“明显地感受到客户的需求下来了。"一家光伏辅材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光伏行业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出现了整体供大于求的现象,企业希望依靠`价格战'占领市场份额的想法只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招标的元件价格报出低于每瓦1元的历史新低就是一个缩影。
面对业内共同关心的产业链价格问题,前述光伏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元件环节出现了非理性价格,这一价格将使全产业链难以盈利,对全行业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李成表示,近两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都在大规模扩张,并将在明后两年相继释放,但与此同时光伏电站的用地问题开始凸显。公司目前还有一些已经批下来的集中式光伏专案,因电网接入条件未能匹配或用地政策调整,还未能如期开工。“这意味著集中式光伏装机速度势必放缓,一旦装机速度放缓,产能问题或许更加突出。"
技术降本是主旋律
立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采购的元件价格加上运费在每瓦1.2元左右。元件价格低对电站运营企业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但低价并不等于低质。"
整体而言,光伏行业高速发展的趋势不变,降本也会一直是主旋律。屈放表示:“光伏行业发展的长期增长逻辑不变,但短期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认为在两三年后,甚至可能出现60%至70%的企业都将被淘汰的极端现象。"前述光伏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当前,光伏行业正处在技术反覆运算期,像新一代电池技术,国内市场百花齐放、你追我赶,这对行业的发展是有益的,这也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但如果陷入恶意“价格战",一些企业会更愿意优先把将资金用于保生存,而不是研发,这对光伏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大浪淘沙始见金,对于竞争激烈的行业,技术突破是唯一的路径,也是企业利润和市场地位的保证,而技术突破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屈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