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铁企业周边遗留地块土壤多环芳烃分布、来源及风险评估
作者:王硕; 李佳斌; 乔鹏炜
加工时间:2025-01-16
信息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关键词:钢铁企业;道路主干线;多环芳烃;来源;风险评估
摘 要:以钢铁企业周边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定了土壤样品488个,分析了7种土壤多环芳烃(PAHs)空间分布特征,量化了土壤PAHs污染水平,利用PMF软件对土壤PAHs进行溯源,并对7种土壤PAHs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7种PAHs质量浓度均值均低于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一类用地筛选值,总体污染程度不高。7种PAHs呈高变异性,存在人为干扰。7种PAHs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毒性当量法进行土壤PAHs污染评价,垂向上,表层土壤(0~1 m)PAHs污染程度高于下层土壤(1~2 m)。水平上,不同工业企业的污染程度表现出:模型厂>煤料堆场>电器厂>电机厂>塑料厂>公交场站>热力厂。PMF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PAHs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源、交通排放源及企业自身排放源。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计算,Baa、Bbf、Bap、Inp、Daa 5种PAHs污染物对人体的致癌健康风险超过风险控制值1.0×10-6,需要对这5种污染物进行修复。煤料堆场、模型厂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最为严重,最大质量浓度点位为LJ27。该研究成果为PAHs污染场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