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镇江市监测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作者:许金凤; 陈曦; 张潇丹; 巢秀琴; 韩颖; 徐虹
加工时间:2024-07-26
信息来源:江苏卫生保健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摘 要:目的 掌握镇江市监测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2年采集五大类食品(肉与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冷冻饮品、餐饮食品、粮食制品),按照《江苏省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10种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共采集433份食品样本,检出致病菌93株,检出率为21.48%;检出率高的致病菌主要有副溶血性弧菌(41.33%)、蜡样芽胞杆菌(20.57%);高风险食品主要是动物性水产品(阳性率为50.00%)、餐饮食品(阳性率为20.77%);不同采样地点中以路边摊位被污染最严重(46.15%);散装食品的阳性率(23.85%)高于预包装食品(2.3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镇江市多种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为主,动物性水产品为高风险食品,应着重加强路边摊位、散装食品的监管力度,防止致病菌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